主管部门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以500元至5000元的罚款”。
二十四、《
贵州省工程建设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规定》
1.将第四条第一款修改为:“省人民政府防震减灾行政主管部门(以下简称省防震减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省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的管理和监督,确定抗震设防要求”。
2.将第十一条第一款修改为:“承担地震安全性评价的单位必须持有国务院防震减灾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地震安全性评价许可证书”。
3.删除第十二条、第十四条。
二十五、《
贵州省地质灾害防治管理暂行办法》
删除第十一条。
二十六、《
贵州省保守国家秘密实施细则》
1.将第二十条修改为:“新闻出版、广播电视部门,应当遵守有关保密规定,不得公开报道和出版涉及国家秘密的稿件、书籍等资料;对难以判断内容是否涉及国家秘密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予以确定”。
2.将第二十一条修改为:“各种公开展览的展品及说明,不得涉及国家秘密。确需涉及国家秘密的,主办单位应当制定专项保密方案并组织实施。必要时,有关保密工作部门应当参与主办单位展览工作”。
二十七、《
贵州省实施<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办法》
将第九条修改为:“经营单位应当负责所经营的公共场所的卫生管理,组织本单位从业人员健康检查、卫生知识培训和申领卫生许可证”。
二十八、《
贵州省城镇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
1.将第八条修改为:“生活饮用水供水系统中采用的设备、材料、涂料、净水剂、除垢剂等,应当符合国家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
2.将第十一条修改为:“供水单位的制水、管水人员,二次供水单位的管水人员,应当每年进行一次预防性健康检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持《健康合格证》上岗。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和渗出性皮肤病等从业禁忌症患者和病原携带者,不得从事制水、管水工作”。
3.将第十二条第一款修改为:“供水单位在自检合格后,应当向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提出核发《生活饮用水卫生许可证》的申请,县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5日内到现场对其生产场所是否符合卫生要求;水质检验是否符合国家卫生标准;从业人员是否有健康合格证进行审查。审查合格的,在15日内核发《生活饮用水卫生许可证》;审查不合格的,依法作出不予行政许可的书面决定并说明理由”。
将第十二条第二款修改为:“新建、改建、扩建供水工程,应当将厂址选择、设计等文件及图纸报县级卫生行政部门进行卫生设计审查。县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当自收到申报材料之日起10日内进行审查,对符合条件的予以批准;不符合条件的,依法作出不予行政许可的书面决定并说明理由。供水工程竣工时,县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在竣工之日起5日内到现场进行审查。审查合格的,在10日内核发《生活饮用水卫生许可证》;审查不合格的,依法作出不予行政许可的书面决定并说明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