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实施名师名校长培养工程。每年选拔200名左右优秀中青年校长后备人员和1000名左右各学科中青年骨干教师后备人员进行培养培训,以形成一批名师名校长。
24、加强培训工作。利用暑期,开展全市中小学千人校长培训。总结由专家领衔的校长专题培训工作的经验,举办现场交流会,制订新一轮专家领衔的校长培训方案。分批开展中小学校长和教师信息化以及二期课改的培训工作。完成小学校长和小学教师的培训工作。
25、深化学校内部人事制度改革。与市有关部门联合制订中小学编制标准方案;推进中小学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评审权的下放工作。
完成全国和市优秀教师、育才奖、园丁奖等的推荐和评选工作。举办好第二十届教师节庆祝活动。
七、加强教育督导工作,促进教育发展
26、召开上海市教育督导工作会议。根据上海新一轮教育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确定2004-2006年上海教育督导工作的目标、任务和措施,颁发《关于上海市建立对区县人民政府教育工作进行督导评估制度的实施意见》、《上海市对区县人民政府教育工作督导评估指标》和《上海市关于深化完善中小学“学校发展督导评价”工作的意见》。
27、开展专项督导与督导研究。继续开展对完成“加强初中建设工程”的区县进行督导验收,推进初中教育均衡发展。贯彻《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单位)关于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指导意见的通知》要求,对部分区幼儿教育工作开展专项督导。在总结“上海市学校发展性督导评价”课题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召开专题研究会,推进中小学依法自主办学。组织专家对国家级督导课题《建立有利于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监督机制与教育督导制度的研究》进行中期论证与指导;完成《上海市对区县政府加强职业教育工作的督导评估方案》。
八、开展体育卫生艺术科普和语言文字工作,推进中小学素质教育
28、积极开展体育卫生艺术科普工作。举办上海市第八届小学生运动会,组队参加全国性中学生比赛。召开全市学校卫生工作会议,规范学校卫生工作,推进学校公共卫生管理软件的应用,表彰先进。举办第五届上海市学生电影节,开展艺术类师资岗位培训,完成全国艺术教育实验区课题结题工作。举办第三届青少年“明日科技之星”评选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