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加快区域经济和林业产业建设和发展中,充分发挥现有森林资源和林业产业技术优势,重点抓好核桃、印楝、松香、林纸木浆、柠檬五个林产品,形成农户+基地+企业的一体化的产业化体系。建立漾濞、永平、云县等适生区1000万亩优质核桃、美国山核桃生产基地和产供销经营体系,加速发展元谋、元阳等县800万亩印楝培育基地和深加工产业,大力推进景谷、景东等县600万亩松香采脂基地和松香、松节油加工厂,重点建设景谷、澜沧、广南等地600万亩林纸木浆速生丰产林基地和木浆生产企业。加快潞西、瑞丽、永德等县市60万亩柠檬基地建设和系列产品深加工开发。到2007年,年产核桃180万吨、印楝干籽10万吨、松香12万吨、林纸木浆30万吨,产值达84亿元。2010年,柠檬年产量100万吨,产值达70亿元。
三、实施优势农产品推进工程的主要措施
(一)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建立专项资金
省政府建立优势农产品推进工程协调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重大政策措施和重大问题,制定管理办法,审定年度计划项目。省发改委要将《云南省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细化分解到年度重点工作中,制定和发布《全省优势农产品推进工程投资指南》,引导企业和社会投资。省政府建立优势农产品推进工程专项资金,每年财政新增安排1亿元扶持良种繁育、质量安全监测、专业批发、区域批发市场等公共设施建设和产业基地建设、农业产业化项目贴息资金。四年内以“政银合作”方式筹集10亿元信贷资金扶持龙头企业的重大农业产业化项目,重点发展《云南省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确立的18类优势农产品,重点建设一批良种(畜禽)繁育体系、质量安全监测检测系统、高效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产地农产品批发市场,培育一批农产品深加工和营销企业。各地县根据全省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和投资指南,组织农业产业化项目,经省联席会议审定后列入年度专项资金计划扶持。省将组建云南农业投资公司配合运作信贷资金。
(二)大力扶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
围绕确定的优势农产品,根据国家的产业政策和县域经济实际,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突出重点,大中小并举,多种形式推进,扶持一批有一定规模、带动能力强的加工企业,建设一批农产品生产、加工一体化的示范项目,促进优势农产品产业化经营。
(三)加快优势农产品良种基地和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
坚持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突出特色、规模连片、相对集中的原则,围绕扶持的龙头企业加工能力和市场需求,建设一批良种(畜禽)繁育基地和标准化优势农产品原料生产基地,省级每年分别扶持一批良种(畜禽)繁育示范基地和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各级要整合农业项目和农业投入,由分散立项向这些基地倾斜,重点改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条件,加强标准化生产管理技术的投入和培训,推动标准入户和产地品牌的创立,通过典型示范,引导和鼓励农民集中连片规模化种植,按照标准化生产和管理。鼓励和引导工商企业和外资企业,按照“公司+基地+农产”的产业化运作模式,参与标准化基地建设。
(四)重点建设一批现代化的专业批发市场和区域性批发市场
按现代商业流通的规模化、网络化、标准化,建立科学的组织经营体系和质量控制体系,打造新的农用物资配送网络、优势农产品销售网络和农产品信息网络,积极引导发展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和行业协会,为农民提供技术和市场信息,生产加工和物资供应,农产品收购销售等多种服务,开拓优势农产品市场。
(五)扶持一批龙头企业
打破所有制、地域、行业的界限,坚持国家、集体、个人、外资一起上,谁有能力谁牵头,谁是龙头扶持谁,本着扶优扶强的原则,四年内,每个优势农产品要按照重点龙头企业的认定办法,省级选择2—4家重点龙头企业,各地确定一批重点扶持的企业,纳入到农业产业化经营、西部大开发、农业综合开发等政府项目中给予扶持。
(六)实施技术标准战略和名牌推进战略
争取将特色花卉、水果、大叶种茶、小粒咖啡、地道药材、橡胶等优势农产品地方标准提升为国家标准,优先建立优势产区符合国际惯例的无规定动物疫病区、种植业非疫病生产区,优先建立优势农产品绿色质量认证体系。今年要重点抓好农产品安全质量监测和动物防疫体系建设,建立健全省、地、县三级农产品质量管理和监督网络,提高优势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七)吸引国内外企业参与我省优势农产品和优势产区的开发和建设
重点开发大畜禽、果品、蔬菜、花卉及其加工等为主的劳动密集型产品、特色产品和有机食品,发展农产品出口企业和出口生产基地。积极参与缅甸、老挝、越南跨境农业的开发合作。进一步完善促进优势农产品出口的政策措施,对优势农产品出口企业的贷款贴息实行倾斜。
四、强化项目和资金管理
创新项目运行机制、创新管理机制。不断加强项目前期工作质量,确立以龙头企业为主的项目承担主体,按政事(企)分开的原则组建项目法人,实行行政领导责任制和项目法人责任制。各地(州、市)县根据省级制定的产业布局规划和项目申报指南,推荐项目法人单位参与项目申报的竞标争取,由省级有关部门组成专家评估团,委托有资质的中介机构制定标底,对项目法人单位上报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和投标书进行综合评定。有偿资金部分,按市场化运作,实行现代企业管理和现代金融管理相结合,重点放在龙头企业加工项目和农业产业化原料基地建设。财政无偿部分按照有关规定执行。加强项目立项后的跟踪和管理,纳入《优势农产品推进工程信息管理系统》,实行在线监控,确保项目的建设进程和质量。注重项目建设后的运行机制和效益评价。
实施优势农产品推进工程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各级政府加强领导,协调配合。各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做好《规划》的协调、组织,各地要按《规划》的要求编制好实施计划,统一部署,加强对优势农产品产业发展的指导。同时,在推进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工作中,要充分尊重农户的市场主体地位,通过示范、引导,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营造组织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