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5大产业分区的格局下,围绕优势产品、优势产业开展优质基地建设。重点是搞好设施配套,优化结构布局,推行标准化生产,提高品种质量,把握产品安全,强化品牌标识,抓好农户培训,扩大订单覆盖面,促进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契约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基地建设要突出特色,根据我省实际,应重点抓好4大基地建设。一是种植业基地建设。突出抓好专用玉米、高油大豆、优质稻米、专用薯类、无公害蔬菜、优质水果、优质种子基地建设,推动这些产品向优势区域集中。搞好以水利、加工为中心的设施配套建设,推进规模化、集约化生产,发展安全、绿色产品。二是畜牧业基地建设。要围绕畜牧基地县和生产带,重点加强良种繁育、标准化饲养、质量安全和市场信息建设,突出抓好畜禽疫病的综合防治,大力发展草食畜牧业,推进草业生态化和产业化。发展小区型、专业型、规模型养殖,促进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畜牧基地的紧密合作,大力延伸畜牧产业链条。三是渔业基地建设。重点发展特色渔业、精品渔业、工厂化渔业、加工渔业和出口渔业,不断提高优质鱼种的繁育水平,拓展渔业产业链条,大力培育高效益的渔业出口品种和基地,保护有限的近海渔业资源,搞好永续利用。四是林特产业基地建设。将资源开发和生态保护有机结合起来,积极发展特产加工型龙头企业,规范发展木制品加工业,促进林特产资源的就地转化,带动农民增收。同时以项目为主线、以科技为支撑,进一步抓好省级现代农业园区、地方性特色农业园区、农垦生产基地和3大绿色高效产业带建设。要通过产业化基地和农业现代园区等建设促进农产品产业带的形成。
(三)加强中介服务组织和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
一是大力发展农民合作服务组织。按照“民办、民管、民营、民受益”的原则,放手发展各种形式的农民协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村经纪人组织,大幅度增加数量,不断充实功能,着力规范运行机制,积极扩展其中介力、影响力和带动力。改造传统的部门和社区性服务组织,转变机制,拓展功能,提高服务水平。鼓励农民合作服务组织打破区域界限建会设点,推动服务组织之间的联合。农民中介服务组织要在介入订单农业、保证基地供给品质量、实行标准化生产、控制农产品安全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二是大力发展农产品行业协会。首先,要积极兴办民间行业协会。可以按农产品品类设立行业协会,也可以设立跨行业总会。其次,要对传统的行业协会进行改革,转变陈旧的管理机制和经营方式。行业协会要在市场准入、信息咨询、制定行业规划、规范经营行为、搞好价格协调、化解利益纠纷、保护知名品牌、应对外部壁垒、促进行业销售等方面发挥作用,切实维护好行业内农户和企业的合法权益。三是大力开展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改造现有农产品交易市场,重点加强对主产区和集散地运行良好、交易规模较大的省级农产品批发市场的改造建设,搞好扩建升级,改善软硬件环境,健全交易规则,提高吞吐功能;建设新型农产品交易中心,包括跨区域大型配送中心、大型物流企业和大型批发市场,使其达到高标准、现代化,充分发挥集散、辐射、交流作用;改进农产品交易方式,大力发展连锁、超市、配送、拍卖、网上交易和经纪人代理等交易方式,加快农产品流通。
(四)加强产业化利益联结机制建设
第 [1] [2] [3] [4] [5] [6] 页 共[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