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成各具特色的5大农业产业化分区基地:东部山区主要建成林特产业基地,辽西主要建成干果、草畜及杂粮基地,辽北主要建成粮牧综合利用基地,中部地区主要建成设施农业和精品农业基地,辽南及沿海主要建成“两水一牧”和创汇农业基地。大型产业化基地达到280个,基地面积达到3500万亩,年均增长6.5%。依托基地大力发展绿色食品和无公害农产品,全省绿色食品及无公害农产品的比重要达到40%以上。
——发展一批农产品物流中心,完善省内15个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形成以物流中心为主导、以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为骨干、以众多农产品交易市场为基础,设施配套、结构合理、城乡统筹、有序竞争、高效周转的农产品流通体系。中介服务组织达到1.2万个,发展一批跨地区、能提供系列化服务的民间服务组织,参加各种中介服务组织的人数达到300万。
——进入农业产业化链条内的农民达到400万户,年均增长7.3%;农民平均从产业化链条内获得的收入达到1500元,年均增长12%。
三、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任务和措施
(一)加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建设
要以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重点,全面推进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建设。一是多管齐下做大做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以项目为载体推动龙头企业做大做强,以兼,并、收购、重组、股份运作、发行上市股票等资本运营手段实现企业的快速扩张,以资金、技术或品牌为纽带,发展联盟企业或联盟集团。二是培育一大批精深加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通过技术引进、合作攻关、联合开发、科技入股、更新工艺、改造设备等路径,大力提高加工产品档次和科技含量,推动技术密集和劳动密集型精深加工的共同发展,重点带动粮食、水果、蔬菜、畜产、特产的深加工。发展农产品加工示范基地,引导深加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向示范基地集中。三是发展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群带动的农业产业链系列。我省已有由龙头群带动、以加工为主业的农业产业链系列雏形12个,分别为粮食、油品、水果、蔬菜、肉禽和蛋品、牛羊、奶类、生猪、水产品、林产品、特产品、种子等,要加大对这些雏形的组合培育力度,使之逐步发展为对区域经济有重要拉动作用的产业链系列。四是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制度创新。建立健全法人治理结构,鼓励私营企业社会化和国有、集体企业股份制经营。推进农垦系统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改革。五是培育造就一批高素质的龙头企业家队伍。建立培训基地,采取多种形式,培养一批有现代经营头脑的企业家队伍。
(二)加强农业产业化基地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