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发展农业产业化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
2004年—2010年,是我省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发展时期,理清发展思路,明确发展目标,是引导全省农业产业化经营健康、蓬勃发展的前提。
(一)指导思想
坚持“一主三化”方针,统筹城乡经济发展,以发展县域经济和振兴老工业基地为契机,以资源为依托,以科技为支撑,以促进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为目标,以观念创新、体制创新、制度创新为动力,以不断拓展产业化链条为主线,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带动全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
(二)基本原则
一是坚持市场导向原则。要正确处理资源开发与市场开拓的关系,以市场开拓带动资源开发,依靠市场机制和经济手段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二是坚持企业带动原则。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火车头作用,带动基地、农户、服务组织,构成产业化经营链条。三是坚持互利互惠原则。建立健全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利益共享的联结机制。四是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不同地区应突出本地重点,择优选择市场前景好、发展潜力大、能真正发挥本地优势、有较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区域经济具有较强辐射带动作用的农业产业化项目,集中力量,着力培育,加快发展。五是坚持科技先导原则。依靠科技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不断提高农业产业链的科技含量和产品开发档次,推进农业由资源支撑型向科技支撑型转变,由小规模、粗放型向规模化、集约化经营转变。六是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对农业资源坚持保护与开发利用并重的原则,在保护中利用,在开发中保护。
(三)主要目标
到2010年,全省基本形成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经营、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管理、高效运行的农业产业化经营体系。
——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达到200个,比2003年增加95个;全省规模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年销售收入达到1500亿元,年均增长10%;其中规模以上加工龙头企业的年销售收入达到1000亿元,年均增长12%;农产品综合加工率达到50%以上,比2003年提高10个以上百分点;精深加工率达到30%,比2003年提高15个百分点。
——建设一批省级现代农业园区;发展一批特色鲜明的地方性园区;建成一批沿高速公路两侧的绿色高效农业产业带,使之成为联结沿海和腹地、关内和关外的精品农业展示带、优质农产品出口带、商贸流通带、农业观光旅游带、绿色生态林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