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主要问题
一是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对农户的带动能力弱。多数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尚未摆脱“小、散、低、弱”状态,竞争力和带动力不强,农企利益联结机制不稳定,订单覆盖面小,履约率低,让利于农的企业少。二是加工转化水平低。特别是精深加工率低的现象带有普遍性,全省农产品精深加工率约为15%。加工转化程度低、增值链条短已成为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瓶颈。三是农业产业化基地建设有待加强。优势、强势、结构配置合理的基地不多,部分农业园区建设不规范。四是市场和服务体系的建设滞后。总体看,产业化服务组织、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仍比较滞后,需要进一步强化。五是科技支撑力不强。科技支撑体系建设滞后,制约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升级。六是地区发展差距大。从规模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地区分布看,沈阳、大连、鞍山、丹东4市占70.2%,其余10市占29.8%。七是农业管理运营体制有待改进和创新。
(三)主要发展条件
一是农业产业化经营面临重大的国际机遇。随着加入世贸组织后外贸审批许可制度的改革,打开了我国对外贸易通道:越来越多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可以直接参与国外市场竞争;有利于发展劳动密集型农产品的加工出口,特别是有利于推动我省水果、水产、特产等加工出口;有利于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提高技术和经营水平,通过广泛参与国际竞争,可增进对国际商贸规则、各种谈判技巧的了解,增加合作、学习机会。二是农业产业化经营面临重大的国内机遇。农业产业化经营得到了社会性的高度重视,从中央到地方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支持政策,形成了浓厚的发展氛围;我省农业产业化经营已有相当基础,经过多年发展,涌现出一批大中型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经营实力有了很大提高,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经营链条和格局初步形成,积累了一定的技术、资金和人才贮备;实施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为农业产业化经营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工业结构的升级换代必将促进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工业基地的振兴必将带动城乡统筹、工农联动、资源共享,为农业产业化经营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三是我省拥有重要的发展潜力。农业资源丰富:发展种植业、水产业、林业、畜牧业有较充裕的资源基础,多种农产品被列入国家优势农产品规划布局,区域化的地理气候特色鲜明,有利于发展特色产业;工业及科技基础雄厚:可转化为农产品加工能力的装备制造业、原材料工业较发达,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多,农业科研院所、农业科技人员、农业科研成果均居全国前列;依托市场广阔:农业产业化经营依托中国最大、最密集的城市群,构成了国内较大的农产品消费市场,具有拓展省外、国外市场的广阔空间;基础设施较好:交通通讯发达,港口较多,铁路密度位居全国第一,柏油公路已接通全省94%的乡镇,高速公路连通14个市,拥有现代化的资讯网络和流通网络。
第 [1] [2] [3] [4] [5] [6] 页 共[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