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牢牢把握全球生产要素优化重组和产业转移的重大机遇,以加快胶东半岛制造业基地和山东半岛高新技术产业带建设为契机,以扩大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为重点,通过大规模利用外资,培植我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聚集带和产业群;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重点企业为重点,大力支持和鼓励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加大研究开发和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力度,全面提升传统出口商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优化出口商品结构,从总体上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和出口商品国际竞争力,加速实现外贸出口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
(二)奋斗目标。提高外贸出口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实现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跨越式发展,力争到2010年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突破100亿美元,年均增长30%以上。以出口额大的机械电子、纺织服装、轻工、食品等行业作为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重点,到2010年,争取出口商品中技术含量、附加值较高的产品占60%以上。同时引导高新技术应用于农产品深加工,提高农产品出口商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积极实施技术引进与技术走出去相结合的战略,带动高新技术产品和成套设备的出口,建立完善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体系,扩大技术进出口占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的比重。
三、以结构调整为重点,促进高新技术产品出口
(一)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利用外资步伐。高新技术产业利用外资要重点突出跨国公司、突出加工贸易、突出日本韩国和台湾地区,特别是要抓住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转移的机遇,创造条件引进高新技术产业的龙头项目,带动配套产业的发展完善。东部沿海城市要充分利用毗邻日韩的区位优势,做强、做大、做足吸收日韩产业转移的文章,以优良的投资环境、完善的政策措施、较强的产业配套和对接能力吸引更多的跨国公司把更高技术水平、更大附加值含量的加工制造环节和研究开发机构转移到胶东半岛制造业基地。以我省具有一定基础的电子信息、生物工程、新材料三大骨干高新技术产业为对外合作重点,通过利用外资,形成一批产业规模大、竞争优势明显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产业群,对扩大出口起到骨干支撑作用。
(二)培育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骨干企业群。按照培育大企业集团、鼓励外资企业、扶持民营企业、改革流通企业的原则,力争到2010年培育8家年出口额过5亿美元的大型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企业,30家年出口额过亿美元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企业,选择有出口实绩的高新技术企业推荐列入国家科技兴贸出口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