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陕西省渭河流域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规划的通知

  注1:以上表—2、表—3除设市城市及杨凌示范区建设规模已确定外,其余县区建设规模及投资均按近期规划污水排放量估算,最终处理规模和投资依据实施方案确定。
  注2:带*号的为城市污水直接排入渭河的市、县、区。

  为了能使渭河流域城市及县城污水处理厂尽快高效的发挥效益,亟待对城镇污水管网建设与改造。据初步测算,设市城市及杨凌示范区新建和改造城市污水管网约1150公里,其中改造污水管网约320公里,投资为10.35亿元,县城新建和改造污水管网约565公里,其中改造城市污水管网约170公里,投资为2.85亿元。计划2006年前完成城市污水管网新建和改造的70%,其余30%在“十一五”期间完成。
  渭河流域城市及县城污水处理三级处理及回用水管道建设拟通过市场化运作进行。
  在加快建设渭河流域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的同时,要启动渭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项目,重点解决污染严重的沣、(氵+皂)河水污染问题。洛河、泾河属于渭河支流,也要充分考虑两支流的治理,并加强监督管理。
  二、技术要求
  1、污水处理原则
  ——污水再生资源化原则;
  ——集中与分散处理相结合原则;
  ——管网优先建设原则;
  ——沿河及直接排入渭河干流城市优先建设原则;
  ——污水处理市场化原则;
  ——污水处理厂企业化管理原则。
  2、城市污水处理厂进水水质的确定
  ——排入城市污水管网的水质,必须满足《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GJ18—86)要求;
  ——所有工业废水必须达到相应的工业废水排放标准;
  ——所有国家和地方规定必须关停的企业,必须关停。
  在实际设计处理工艺时,应结合当地提供的污水监测数据综合考虑,确定拟建城市污水处理厂进水水质。
  3、城市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的确定
  ——城市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执行GB18918—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
  ——凡规定有回用要求的,其水质按照用户要求确定,应分别达到相应的回用水标准,如《生活杂用水水质标准》、《景观娱乐用水水质标准》、《冷却用水水质标准》以及市政用水等其他用水标准。
  4、污水处理工艺选择
  ——因地制宜,结合实际;
  ——成熟、稳定、可靠;
  ——节能和回用,包括污泥回用和妥善处置。
  5、污泥排放标准
  污泥排放标准原则上按照GB18918—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执行。
  6、厂址选择
  城市污水处理厂厂址选择,应符合城镇总体规划和城市排水专项规划的要求,为污水回用建设留有余地。
  7、城市污水管道的建设与改造,应符合城镇总体规划和城市排水专项规划的要求,尽可能采用新型管材,同时应尽可能与污水回用管道同步实施。
  三、资金筹集
  1、今后一个时期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资金的主要来源:
  ——国家投入;
  ——省、市、县配套资金投入;
  ——国内外金融机构贷款;
  ——城市维护建设税、水利建设基金、环保专项基金、配套费等;
  ——城市污水处理费;
  ——产业化运作,采取BOT、TOT和特许经营等方式;
  ——其他资金。
  2、到2006年底,渭河流域城市污水处理厂及污水管网建设与改造需投资32.5825亿元,其中:城市污水处理厂投资23.3425亿元,污水管网建设与改造9.24亿元。在积极争取国家支持和各级财政投入外,更加重视促进污水处理项目产业化进程,加大市场化运作步伐,积极利用国内外贷款弥补建设资金不足,推行特许经营,放开污水处理建设领域,吸引社会投资进入。
  3、拟采取的政策措施:各市、县、区必须按照国家计委、建设部、环保总局《关于推进城市污水、垃圾处理产业化发展的意见》(计投资[2002]1591号)要求,加快污水处理产业化。一是在2004年内全面开征污水处理费,征收的污水处理费要能够补偿污水处理厂运营成本和合理的投资回报,有条件的城市,可适当考虑污水管网的建设费用;二是按《公司法》要求,将现有从事污水处理运营的事业单位改制成独立的企业法人,新设立的运营单位必须是独立的企业法人。各市、县、区污水处理厂建设用地应当由当地政府划拨或由政府征用交企业使用,减免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过程中的各项费用。争取国家和省安排补助投资的前提条件是完善的项目前期工作和已建立收费制、企业法人制。
  四、效益分析
  城市污水处理设施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建成将对城市经济发展带来较好的综合效益。因此,渭河流域城市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无疑对我省加快“一线两带”建设,实现关中率先跨越式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首先,是环境效益。到2006年,渭河流域城市污水处理设施明显改善,城市污水处理率实现并超过国家“十五”末确定的目标,人们通过节水和水的重复利用,使城市污水的排放量大大减少,同时促使沿渭河流域城市的水环境、水功能和生态环境质量大大提高,到达入黄河口的水质达到Ⅳ类水标准,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从黄河小浪底调水和关中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其次,是社会效益。改善环境质量,一是增加了固定资产投资,对实施项目带动战略,拉动经济增长将起到积极作用。二是对招商引资,改善投资环境,扩大再就业,带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条件。三是以人为本,有效提高城乡居民的生活质量,减少相应的各种灾害。四是为城市市政公用行业改革创造了条件,可增加新的就业岗位;第三,是经济效益。按照国家有关政策,城市污水处理收费原则上保本微利,城市污水处理行业实行产业化运作,城市污水处理企业实施特许经营。因此,城市污水处理企业的经济效益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污水处理厂本身经营的收益,二是深度处理以后,回用水的收益,三是污泥的回用收益。

第五章 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规范管理,确保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工作健康有序发展


第 [1] [2] [3] [4] [5] [6] 页 共[7]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