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实施“高技能人才培训工程”,努力培养一批发展现代制造业急需的技师、高级技师和复合型高级技工。(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牵头,市教育局、市人事局配合)
6、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市农业局牵头,市人事局、市教育局、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市科协配合)
7、选派一批懂经济、懂工业、德才兼备的领导人才充实各级领导班子。各区党政领导班子都要配合熟悉工业经济的成员;选拔一批懂工业经济的干部进入街、乡、镇领导班子;要选拔一批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到市直机关工作,以确保“主攻工业”各项措施的落实。(市委组织部牵头,市委企业工委、市委统战部、市人事局配合)
8、继续有计划地引进一批博士充实到我市党政机关。(市委组织部牵头,市人事局配合)
9、鼓励和支持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民营企业和事业单位大力引进博士。对到我市企事业单位工作的博士的科研项目,市科技部门要择优给予支持。(市人事局牵头,市委组织部、市委企业工委、市科技局配合)
10、加快企业博士后研究工作站和企业博士后产业基地建设。建立大学生实习基地。(市人事局牵头,市科技局配合)
11、实施“海外人才回归计划”。充分发挥华侨华人创业成果报告暨高新科技项目洽谈会和有关民间社团引进人才的作用,不定期组团到海外引进留学人员,争取用5年左右的时间,吸引数千名海外人才来汉工作、讲学或创办实业。积极争取与国家人事部共建中国武汉海外学子创业园,建立武汉市留学人员来汉创业联席会、留学人员联谊会、高层次留学人员资质评估和优秀留学人员评比表彰等制度。对国家和省“留学人员科技活动择优资助项目”,市财政按1:2的比例予以匹配资金。(市人事局牵头,市委统战部、市财政局、市外办、市侨办、市科技局、市委组织部配合)
12、加大引进国外智力工作力度,制定外籍人士来汉工作管理办法。(市外办牵头,市公安局、市人事局配合)
(二)进一步优化环境,不断增强对人才的凝聚力
13、畅通人才引进“绿色通道”。进一步简化人才引进手续,实行人才引进准入制、备案制。设立“一站式”人才引进服务窗口。实行人才引进限时办理。人事、公安、劳动保障等有关职能部门要从实际需要出发,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人事管理、户籍管理、社会保障、分配奖励等一系列有利于吸纳和用好人才的新型制度。(市人事局牵头,市公安局、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市计委配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