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基地建设与管理
学生军训基地是进行规范化训练的必要条件。各市人民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要高度重视学生训练建设,积极筹措经费,逐步建成一座以学生军训为主的国防教育训练基地。各军分区要在2至3年内建设一座民兵预备役综合训练基地,并赋予学生军训的功能和任务。
各市、县要充分利用驻军、武警、消防的教导队和警官学校以及民兵预备役训练基地进行学生军训。目前不具备基地化训练条件的学校,要利用校内场地搞好军训。
各市、县要加强对学生军训基地的管理,建立健全审批、使用、管理等各项规章制度。训练基地在使用前,要提前向市学生军训工作办公室提出申请,经审查合格后,方可使用。要增强基地安全管理意识,建立各种安全措施,控制训练基地参训人数,防止超员安排,以确保参训学生的安全。
在基地训练期间,除可以收取学生的伙食费以外,其它费用由政府和学校解决。任何基地承担学生军训任务,都不得以盈利为目的。
七、组织领导与要求
学生军训是国家赋予各级政府和军事部门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学校教育改革的一项新的内容。各级政府和军事机关要从国家人才培养和国防建设的高度,充分认识学生军训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切实加强对学生军训工作的领导,真正把学生军训工作摆上位置,列入议程。在工作机构、军训经费、训练基地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全力保障。教育行政部门、军事部门和有关部门要各负其责,密切协作,搞好谋划指导和组织协调,加强对学生军训工作的检查和监督。及时研究解决学生军训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总结推广新经验、新办法。各学校要把学生军训工作纳入教学计划,统筹安排,按照
《大纲》的规定,抓好各项训练和教学任务的落实。要严密组织,严格训练,严格管理,确保学生军训工作的健康发展。
要建立健全各项工作制度,确保学生军训工作顺利进行。建立办公会议制度。学生军训领导组成员每年召开1—2次会议,传达贯彻上级指示、会议精神,研究解决学生军训工作中带有方向性、政策性的重大问题;学生军训办公室成员每月召开一次工作例会,通报军地工作情况,分析学生军训形势,总结经验教训,提出对策建议,进行督促检查。建立检查调研制度。每年对辖区高级中学开展学生军训情况进行一次全面的调研和检查,重点检查教员队伍、教学训练、经费保障等方面的落实情况,及时研究解决学生军训工作中遇到的矛盾和问题。建立军训保障制度。对学生军训的枪支弹药、经费使用、基地管理等做出详尽规定,实行全程管控,确保工作落实。建立总结评比制度。召开年度学生军训工作会议,总结、通报学生军训工作开展情况,表彰先进,指出问题,制定措施,推动学生军训工作不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