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做好“两个确保”和城市“低保”工作,稳步推进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向失业保险并轨。完善社会统筹和个人帐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重点抓好非公有制企业职工和灵活就业人员的参保工作,依法扩大社会保险的覆盖面。稳步扩大基本医疗保险覆盖面。加快实施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大力推行城镇最低工资制度。建立健全城镇最低收入家庭廉租住房制度。探索将进城务工农牧民纳入城市“低保”的途径。通过依法划转部分国有资产等方式,着力解决历史欠帐问题,做实养老保险个人帐户。做好“三条保障线”的衔接工作。在有条件的地区探索建立农村牧区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养老保险制度。
(六)推进社会领域体制改革,统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调整科研院所和高校组织结构、人才结构、学科专业结构和整体布局。大力推进技术开发类科研机构产权制度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多元化的投资体制。对公益性科研院所进行整合,加强制度创新,改革投资体制,建立“投资随项目走”的机制;完善职称评定、用工制度,建立与效益、贡献相适应的工资制度。
进一步完善以旗县为主的农村牧区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加大对农村牧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新增的教育经费主要用于农村牧区义务教育投入。积极引导和优化职业教育结构布局,加大中等专业学校、职业高中、技工学校、成人职业学校的整合力度。鼓励社会各界投入教育,清理和修订不利于民办教育发展的政策、法规,推进民办教育快速发展,弥补教育经费不足,形成公办教育与民办教育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办学体制。实施教师全员聘任、教师资格准入和交流制度。完善政府和社会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制度。
按照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特点、规律和建设文化大区的要求,逐步建立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企事业单位依法运营的文化管理体制,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协调发展。逐步形成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文化企业集团。抓紧推进自治区报业集团、出版业集团的改革。探索经营性文化资产管理模式,建立资产经营责任制。进一步放宽文化市场的准入,鼓励民间资本进入文化产业。深化体育改革,促进体育产业健康发展,进一步健全群众体育服务体系。
完善卫生服务体系。争取用3年左右的时间,建立健全覆盖城乡的疾病预防控制、医疗救治和疾病信息网络在内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大力发展中蒙医药事业,逐步实现中蒙医药现代化。改革卫生监督体制,建立健全卫生监督执法体系。推进区域卫生规划,优化卫生资源配置。打破卫生资源部门分管、条块分割的格局,实行卫生全行业管理。深化城市医疗体制改革,加强医疗机构分类管理,鼓励社会资金发展卫生事业,积极探索医疗机构产权制度改革,支持营利性医疗机构的发展,鼓励大中型综合医院走集团化发展的路子。农村牧区以县、乡、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建设为重点,增加投入改善农村牧区医疗卫生条件,深化乡镇苏木卫生院改革,实行“县办县管”。在试点基础上,稳步推进农牧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全面实施农村牧区初级卫生保健。
深化公用事业改革,加快市政公用行业市场化进程。鼓励民间资本、外国资本采取独资、合资、合作等多种形式,参与市政公用设施的建设;对供水、供气、供热、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经营性市政公用设施的建设,公开向社会招标选择投资主体,由政府授权特许经营。通过招标发包方式选择市政设施、园林绿化、环境卫生等非经营性设施日常养护作业单位或承包单位,提高养护质量和效率。将市政公用行业的工程设计、施工和监理、设备生产和供应等纳入建设市场统一管理,实行公开招标和投标。
第 [1] [2] [3] [4] [5] [6] 页 共[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