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北京市农村工作委员会关于实施“221行动计划”推进北京农业现代化的意见

  肉羊产业:通过品种改良和推进舍饲养殖,加快发展顺义、昌平、大兴、房山、密云、平谷、延庆和门头沟等区县的优质肉羊产业。
  肉鸡产业:以华都、大发为龙头,通过新建和改扩建肉鸡小区,扩大现养殖规模,加快发展昌平、密云、延庆、房山、怀柔和平谷等山区县的肉鸡生产。
  肉鸭产业:以北京金星鸭业中心和顺义前鲁为龙头,重点加快发展顺义、通州和大兴的肉鸭产业。
  肉牛产业:通过改扩建肉牛养殖小区和发展肉牛养殖专业户,重点发展房山、通州和大兴区的肉牛产业。
  名优食用鱼产业:充分利用郊区地热资源和山区流水资源,重点发展昌平、怀柔、密云、延庆、房山等区县的名优食用鱼产业。
  (四)优化配置,高效利用,构建科学的水资源利用和保护体系
  要遵循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原则,以水资源优化配置、高效利用为中心,以保护水资源、治理水污染、改善生态水环境、保证城乡供水安全为重点,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1.大力发展节水农业。逐步压缩大用水量作物的种植面积,推广节水型农业生产方式,全面普及喷灌、管灌和滴灌等节水技术。新发展节水灌溉工程面积100万亩,使郊区节水灌溉面积占总灌溉面积的比例由80%提高到98%。
  2.减少水环境污染。在发展农业生产中,要以保护水环境为前提,新建养殖场要全部采用人工干清粪工艺,原有的400处水冲粪式规模化养殖场要本着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的原则,采取农牧结合的良性循环模式进行综合治理和利用。
  3.实施水资源替代战略。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推进水资源再利用工程,在全市大力开展再生水利用工程,推广再生水灌溉面积100万亩。
  (五)培育载体,扶持主体,通过延长农业产业链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
  1.大力培育龙头企业。多年来的实践证明,凡是农产品加工发达,农产品转化、增值就快,市场占有率就高,比较效益就好,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就强。因此,下一步要大力培育龙头企业,推进产业化经营,把生产、流通、加工紧密结合起来,实行贸工农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通过延长产业链条改变“一类原料、二类加工、三类包装、四等价格”的低效益局面。按照发展大产业、大流通、大经济的观念,大力发展跨县域经济,采取多渠道、多形式、多成份兴办和发展龙头加工和销售企业,组建集团军,培养出能经得起市场风浪的主体。通过培育市场主体,实现农业经营主体与市场的有效连接,走产业化发展之路,带动农业经营主体进入市场,主动参与竞争,提高农业经营主体的综合素质和收入水平,从而提高农业的综合竞争力。
  2.积极培育和发展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随着农业结构调整的深入,京郊农业区域化、专业化、规模化生产的特征日益突出,各种专业户、专业村、专业乡、专业带大量涌现,农民联合起来进入市场的要求越来越迫切,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应运而生。各类合作组织把农户组织起来,形成一定的规模,共同抵御市场风险,改变了农户在市场中的弱势地位,提高了市场竞争力,保护了农民的利益,使得他们获得相对较高回报。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已成为农民与市场之间的一个桥梁,成为专业化、区域化、规模化生产的重要载体和推进农业结构调整的有效措施。因此,要加快培植一批规模较大、带动能力较强、运作较规范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同时,针对条件成熟的产业或产品分别组建单项性的行业协会,以不断增强同业者之间的沟通和协调,分工合作,有序竞争,内和外争,形成合力,提高效率,达到增强农业的整体竞争力和维护生产者利益的目的。力争再用三年时间,围绕主导产业培育,形成全市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3000个,各类主导产业市级行业协会20个,通过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行业协会的带动,不断创新农产品营销方式,结合农产品营销方式的变化,改革农产品传统销售方式,发展农产品超市经营、连锁配送等现代流通业态,实施一二三产业联动,延伸产业链条,加快实现由过去农产品千家万户分散流通向现代营销转变,建成北京现代农业抵御市场风险能力较强的市场竞争体系。


第 [1] [2] [3] [4] [5] [6] [7] [8] 页 共[9]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