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北京市农村工作委员会关于实施“221行动计划”推进北京农业现代化的意见

  实施“221行动计划”,加快北京农业现代化的发展目标:
  1.开发新功能。坚持以人为本,深度开发和广度拓展郊区农业新功能,加快发展旅游观光农业,使郊区观光农业产值占农业产值的比重在目前的11.3%的基础上,每年提高5个百分点,基本形成集农业经济功能、社会功能、生态功能于一体的、协调发展的都市型农业格局。
  2.推动优化升级。通过产业结构、产品结构、技术结构的全方位深度调整,按照劳均一产增加值、亩均一产增加值、农机化水平、节水设施控制面积、农户加入合作组织比率等现代农业指标体系的基本要求,2008年率先基本实现郊区农业现代化。
  3.提升产业化水平。大力培育以加工企业为龙头、以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为中介、以农业生产基地为基础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机制,延长农业产业化链条,提高北京农业产业化水平。力争再用五年时间,使达到市级标准的农产品加工重点龙头企业由目前的47家发展到100家,使北京农产品加工率由目前的40%提高到80%,农产品加工产值由目前的200亿元提高到500亿元,成为国内较大的农产品加工中心。同时,要建立健全郊区农业优势主导产业行业协会,并重点培育一批规范化的农业合作社,使京郊农户基本上都能加入相应的经济合作组织,有序进入市场。
  4.提升农业标准化水平。加快建立北京农业标准化体系,大力推进安全食品生产体系建设。到2005年使我市的农业地方标准由现在的100项增加到300项,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由目前的360家发展到1000家,使主要农产品标准化覆盖率达到100%,市级安全食用农产品认证率达到100%。
  5.增强市场竞争能力。充分发挥北京农业优势资源潜力,瞄准国内国际两个市场,按照大部分农产品进入国内中高档市场、特色优质产品进入国际市场的市场定位,不断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市场竞争力,扩大出口。通过关注品牌,培育名牌,着力打造一批具有北京特色的农产品品牌,形成北京特有的满足个性化需求的唯一性产品群。经过几年努力,使京郊生产的农产品80%以上进入国内中高档市场。郊区农产品出口供货额每年以10%的速度保持稳步增长。
  6.提高农业经济效益。通过“221行动计划”的实施,保持农业增加值每年以不低于3%的速度保持增长,对农民增收发挥积极作用。
  7.大幅提高科技含量。发挥科技优势,进一步提高郊区农民素质和农业科技水平。每年培训农村劳动力10万人次以上,农业科技贡献率每年提高一个百分点。同时,要大力提高郊区农业的良种化水平,到2008年,郊区主要农产品良种化水平达到100%。
  8.提高农业信息化水平。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到2008年使郊区农业生产、加工及产品销售全部实现以市级信息平台为窗口、区县和乡镇信息采集录入为基础的集动态反映农业生产布局、农产品市场行情、现代农业科学技术、网上营销、即时交易、农业个性化服务、网上招商等功能为一体的农业信息网络体系。
  9.建立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和保障体系。建立健全郊区现代农业的社会化服务体系,为农业生产提供产前、产中和产后服务,并通过建立农业风险保障资金和开展农业保险等方式,积极推进郊区农业保障体系建设。


第 [1] [2] [3] [4] [5] [6] [7] [8] 页 共[9]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