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10年,基本建立起布局合理、结构优化、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河南汽车产业新格局。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销售收入超过2000亿元,增加值达到660亿元左右。汽车产能达到55万辆,其中轿车10万辆以上,乘用车和皮卡车18万辆,大中型客车5万辆,重型货车8万辆,各类专用车8万辆。形成销售收入超100亿元的汽车零部件企业1个,销售收入超50亿元的汽车零部件企业2个。
(三)产业布局
以郑州日产汽车公司、郑州宇通公司和洛阳福赛特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洛阳福赛特公司)为主形成3个整车制造基地。以河南新飞专用车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新飞公司)和河南冰熊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商丘冰熊)、郑州红宇专用汽车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红宇公司)、南阳石油机械厂、驻马店市华骏车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骏公司)为主形成4~5个专用车生产基地。以新乡、焦作、洛阳、南阳、安阳市为主形成5个汽车零部件基地,支持郑州、鹤壁市汽车零部件工业发展,形成特色明显的产品群。
四、我省汽车及零部件工业的发展重点
(一)主动寻求重组,实现皮卡、多功能乘用车、经济型轿车快速发展
我省整车工业快速健康发展的关键,在于迅速融入跨国公司重组国内汽车企业体系,使皮卡、多功能乘用车及轿车达到合理经济规模,实现宽系列、多品种的产品架构,形成完善的营销网络。郑州日产公司要内抓管理,外寻重组,成为运动型多功能汽车(SUV)、皮卡车及轿车的生产基地。内抓管理,要继续深入贯彻日产公司企业管理模式,尽快达到日方在质量、生产、成本等方面的管理要求,实现日方每年安排若干与国际市场接轨的新车型投入生产,争取在2007年形成10万辆运动型多功能汽车(SUV)和皮卡车的生产能力。外寻重组,重点是要尽快完成产权结构调整,使郑州日产公司进入日产—东风战略联盟或跨国汽车制造企业的产业链,发展经济型轿车。郑州市和省有关部门要积极支持,创造条件,力促郑州日产公司迅速完成战略性重组。
(二)巩固扩大客车的比较优势
支持郑州宇通公司按照打造“社会化、国际化的宇通”的理念,面向两个市场,扩大对外合资合作,实施低成本扩张,提升产品档次,保持同行业中的龙头地位,进入世界客车制造行业前5强。把郑州宇通公司建设成为有国际竞争力的客车制造与出口基地。重点是以收购、兼并、联合等方式对国内其他客车企业进行整合,异地增加产品品种,扩大生产规模。深化与客车跨国公司的合资合作,消化吸收先进技术,着力把郑州宇通公司发展成为以高、中档公路客车、高档旅游客车、低地板城市客车、高档客车底盘等为主导产品的生产基地。
支持河南少林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完善品种,扩大规模,加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