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大力发展电子政务软件。根据国家电子政务建设的主导目标和任务,开发标准信息平台,促进网络和信息的互联互通、资源共享。对国家重点启动的12个重点业务系统,根据行业特性,开发公文管理、项目审批、公共信息管理系统对接、决策信息管理、系统安全管理等适用行业应用的政务链和政企链。对使用财政性资金的软件产品和信息化系统工程实施政府采购。对省内重大信息化应用工程,组织实施软件产业化示范项目。
(三)促进服务业大力采用软件产品和服务。金融、旅游、商贸、社区服务等行业要通过采用软件产品和服务,丰富服务内容,提高服务质量。培育和发展文化、娱乐软件市场,用健康向上的娱乐软件占领文化阵地,满足城乡居民不同层次文化生活需求,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四)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要改善投资环境,加大利用外资力度,吸引海外投资基金投资软件产业。通过与国际著名信息企业合资、合作,把我省软件出口由委托加工拓展到应用服务、系统工程承包等领域,逐步提高软件出口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大胆吸收和借鉴符合国际惯例的生产经营方式和管理方法,培养高层次的系统分析、设计和管理人才,增强软件企业的国际竞争能力。
(五)加速长沙国家软件产业基地建设。长沙软件园要重点建设好园区信息网络、共享资源信息库、技术开发平台、软件评测中心和多个软件工程技术中心。采取有效措施吸引优势企业、优势成果、优势项目、优势人才等资源向软件产业基地聚集,实现软件企业的优势互补和资源整合,促进企业互利协作,培养和延长产业链、价值链,推动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调整。加速培养一批骨干软件企业,打造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软件拳头产品,聚集和培养一批高水平的软件人才,形成产学研一体化的软件产业创新体系。发挥长沙软件园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我省软件产业的发展。
(六)深化软件企业的改革、改制、改组。以市场、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为纽带,整合软件企业资源,形成符合市场经济要求和软件产业发展规律的企业成长机制;开展有序竞争,打破部门、行为垄断,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引导企业通过改组、联合、兼并和上市,优化资产结构;加快形成一批具有行业特色、产业优势、规模效应和品牌形象的龙头企业。
(七)以特色软件产品提高市场占有率。加强产学研用结合,研究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软件产品,争取在嵌入式软件、网络平台软件、数字媒体软件、教育软件、网络安全软件和行业应用软件等领域有若干个国家优秀软件产品,并在市场中确立明显的竞争优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