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甘肃省合同监督管理条例(2004修正)

  (十)订立使对方当事人根本无法履行的合同的;
  (十一)采用其他欺诈手段订立或者履行合同的。
  第十八条 当事人不得采用下列手段危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权益:
  (一)通过贿赂订立、履行合同骗取资产的;
  (二)通过合资、合作或者联营合同,无偿或者未经评估低价占有国有资产的;
  (三)利用合同倒卖国家禁止或者限制自由买卖的商品的;
  (四)擅自变更或者解除国家任务和国家订货合同的;
  (五)利用合同非法转让、转包、转租资产,牟取非法收入的;
  (六)通过合同非法改变资产所有权的;
  (七)其他利用合同危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权益的。
  第十九条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和其他有关行政主管部门查处利用合同进行违法活动时,在各自的职权范围内依法行使下列职责:
  (一)查阅、复制当事人有关合同的发票、账册、凭证、业务函电和其他有关文件资料;
  (二)先行登记保存与违法行为有关的证据及财物;
  (三)通知金融机构暂停支付当事人在金融机构相应的存款和票据;
  (四)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职责。
  第二十条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和其他有关行政主管部门查处利用合同进行违法活动时,公安、邮政、电信、交通、金融等有关部门应当按国家有关规定予以配合。
  第二十一条 有关企业和个人订立合同时需要了解签约对方的主体资格和资信情况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和其他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可以提供相关的业务咨询。
  第二十二条 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可以依法设立合同管理社会团体,为会员提供指导和服务。
  合同管理社会团体,应当接受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业务指导。
  第二十三条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可以根据当事人的申请,对合同争议进行调解。
  调解成立的,双方当事人应当签署调解协议或者订立新的合同;调解不成立或者当事人不履行调解协议的,可以根据仲裁协议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起诉。
  其他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可以对本行业内的合同争议进行调解。


第 [1] [2] [3] [4] [5] 页 共[6]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