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海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海南省农村教育十年(2004—2013年)发展规划》的通知

                         二00四年六月二十二日

海南省农村教育十年(2004—2013年)发展规划


  为加快农村教育发展,深化农村教育改革,促进我省农村经济社会和城乡协调发展,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国发〔2003〕19号)和中共海南省委、海南省人民政府《关于优先发展教育的决定》,特制定本规划。
  一、当前我省农村教育面临的形势
  今后十年是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农村教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的重要作用。近年来,全省各级党委、政府把农村教育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不断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努力改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保证中小学教师工资按时足额发放,“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逐步得到落实,实现了教育“两基”(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目标,农村各级各类教育事业有了较大发展。至2003年底,全省农村小学3127所,在校生87.3万人;农村普通中学466所,普通初中在校生35.6万人,普通高中在校生6.1万人;农村幼儿园372所,在园幼儿7.9万人;农村职业高中40所,在校生4800人。农村教育为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贡献。
  但是,我省农村教育整体上还比较薄弱,面临着一些不容忽视的突出困难和问题:
  ——农村教育发展滞后,城乡之间教育发展不平衡。农村从业人员受教育程度低,农村中小学基本办学条件亟待改善,优质教育资源十分短缺,教师队伍素质和学校管理水平有待提高,农村教育整体质量不高,大部分农村地区“两基”巩固提高任务繁重。
  ——经费投入不足仍然是制约农村教育发展的突出问题。一些地方“保工资、保安全、保运转”存在困难,农村教职工工资保障机制有待健全,农村学校危房改造资金缺口大,公用经费十分紧张,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接受义务教育急需救助,“普九”欠债问题对一些地方中小学正常教学秩序造成严重影响。
  ——农村教育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结合不紧密,办学体制单一,教学内容和方法陈旧,教育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亟待加强。农村教育布局结构不合理,学校过于分散,办学规模偏小,教育资源短缺与浪费并存,办学效益不高。
  农村教育发展滞后已直接影响农民致富奔小康目标的实现,并影响城乡协调发展。加快农村教育的发展和改革,是摆在各级政府和全社会面前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


第 [1] [2] [3] [4] [5] [6] [7] [8] 页 共[9]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