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将标准化工作与其他相关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一是将标准化工作与推进产业化工作相结合,依托产业化推进标准化,依托标准化提升产业化。要结合扶持龙头企业的发展,适应发展养殖产品加工出口和外销的需要,以优势品种和出口外销品种为重点,选择基础条件较好、带动农户生产作用明显、开展标准化生产积极性高的龙头企业、行业协会、养殖大户、合作经济组织作为重点扶持,指导和帮助他们建立养殖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并以之为中心,采用“企业(协会)+基地+养殖户”的形式,辐射和带动农户按无公害产品生产技术标准进行生产。二是与行业执法工作相结合。结合整顿养殖业市场秩序的执法检查和产品质量安全的监测工作,加强对药物、饲料等养殖投入品和动物产品的质量安全进行监控。要严厉打击违禁药物和伪劣饲料等养殖投入品的违法经营行为。当前要抓紧对药物、饲料市场进行突击检查,查缴盐酸克伦特罗、氯霉素等违禁药物,公开处理违法经营违禁药物的案件。要加强动物产品质量安全的监测,结合农业部“药物残留控制计划”的实施,对虾、罗非鱼、生猪、肉鸡等主要动物产品的药物残留指标进行抽检,指导养殖户合理用药,制止使用违禁药物的行为。通过加强对养殖投入品和动物产品的质量安全进行监控,为标准化生产营造良好的环境。三是与技术推广工作相结合。充分发挥现有各级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机构的作用,把实施养殖业标准化作为当前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列入农业技术推广计划,发动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积极参与标准化示范推广实施工作,拓宽示范领域,建立形式多样、富有成效的养殖业标准化生产示范推广体系。四是与出口水产品原料生产基地建设及其注册管理工作相结合。为从源头上加强水产品质量管理,提高水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增强我区水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促进水产品出口贸易的健康发展,凡是向加工出口企业提供水产品原料或直接出口鲜活水产品的出口水产品原料生产基地都必须实施注册管理。
(四)加强技术指导,推广先进技术,提高科技含量。根据标准化生产发展的需要,要组织专家和技术人员深入生产第一线,指导和帮助龙头企业、行业协会、养殖大户,按照养殖业无公害产品生产基地建设的要求,进行设施技术改造,建立健全药物饲料管理、防疫管理等各项管理制度,大力应用先进实用技术,推广使用高效、低残留或无残留药物和优质饲料等养殖投入品,开展无公害产品养殖基地建设。通过技术指导,把先进实用的专业技术与无公害产品生产的要求有机地结合起来,提高标准化生产的科技含量,提高标准化工作的质量。
(五)建立养殖业投入品市场准入制度。要尽快建立养殖业投入品市场准入制度,净化养殖业投入品市场,从源头上杜绝违禁药品和不合格投入品进入养殖业生产环节。
(六)建立和推行与无公害养殖业产品标准化生产相适应的配套管理制度。
1.建立养殖业投人品推介制度。各级水产畜牧业行政主管部门要定期向社会公布合格的饲料、饲料添加剂、兽药产品目录,公布禁用、限用的兽药和饲料添加剂清单,引导投入品经营者和养殖业产品生产者合法经营和正确使用合格的投人品。
2.建立兽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生产经销商承诺制度。要求兽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生产经销商与县级水产畜牧行政主管部门签订承诺书,承诺不生产或经营违禁药品、“三无产品”和假冒伪劣产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