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结构调整是乡镇企业结构调整工作的重点,也是产业结构升级的基础和着力点。要抓好“五个一工程”。一是培植一批名牌产品,把名牌产品做大做强,扩大品牌经营,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二是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品,通过技术改造,促进传统产品的更新换代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巩固壮大一批优势产品;三是大力发展大轻工产品,重点是食品、医药、精细化工、装饰建材、家具、服装及市场小商品,发展一批带动面大,辐射力强,品牌知名度高的大轻工产品,扶持一批高成长的骨干企业,提高其经营规模、产品档次和辐射带动能力;四是积极扶持外向型经济,抓好100家骨干外向型企业,鼓励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到境外承包工程、办厂,带动乡镇企业产品的出口;五是积极转化科技成果,实现生产一代、储备一代、开发一代,使乡镇企业的产品结构进入良性发展,通过产品升级带动产业升级。
(四)依托小城镇促进乡镇企业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以小城镇为载体,促进我省乡镇企业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实施小城镇发展战略,加快城市化进程,引导乡镇企业集中连片发展,合理调整布局结构,突出区域特色,形成集聚效应、特色经济,是推动结构调整的一个重要方面。以成都经济圈为中心向丘陵、山区和民族地区辐射,充分发挥成都省会中心城市的辐射功能,促进我省乡镇企业的更快发展,缩小我省乡镇企业与沿海发达地区的差距。
在引导乡镇企业向小城镇集中发展中,要以全省601个试点小城镇为重点,加快现有工业小区、示范区、科技园区的建设,充分发挥示范和导向作用,努力提高乡镇企业的聚集度。经过3—5年的努力,使工业区和示范区成为吸收农村富裕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的新的增长点,成为科技进步和招商引资的重要窗口。
加强合作,谋求发展。要充分利用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有利时机,利用四川资源丰富、劳动力丰富和市场广阔的优势,实施全方位开发,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重点要抓好东西合作工程,引进人才、技术、项目、资金,全面加强与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技术合作和企业间的嫁接、改造,开辟多元化筹资融资渠道,建成更多的合作项目。
(五)不断优化乡镇企业的组织结构。
乡镇企业要坚持大中小并举,以大带小,以小促大,共同发展的原则。在组织结构调整中实现“五个一批”,即提高一批,扶持一批,发展一批,兼并出售一批,破产关闭一批。努力培植一批小精专特企业和“小巨人”企业,加快发展大中型企业,鼓励有条件的企业以资产为纽带,名牌产品为龙头,加快资产重组的步伐,逐步实现由商品经营向资本经营的转变,突出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和个体私营经济,塑造多元化产权主体和投资主体,增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鼓励引导有条件的企业在全省的六大支柱产业中找准位子,选好突破口,培植新的增长点,上规模、上台阶,实现量和质的飞跃。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