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全面推进社区老龄工作“3587”工程。2005年,市区85%的社区建立健全3个老龄工作组织(老龄工作小组、老年人协会、助老志愿者队伍),形成5个为老服务网络(养老保障网络、医疗保险网络、生活照料网络、文化教育网络、权益保护网络),实施8项老龄工作任务,达到7条规范化建设标准。
责任部门:市民政局牵头,市劳动保障局、市卫生局、市司法局、市文化局、市体育局协助,市老龄工办负责督促检查。
9、加强农村老年人协会规范化建设。继续开展农村老年人协会规范化创建活动。2005年,98%以上的行政村建立老年人协会,80%以上的农村老协达标。
责任部门:市老龄工办。
10、加快老年福利设施建设,发展老年产业。2005年,开工建造5个养老机构,全市养老设施总床位数力争达到11593张(其中城镇5896张)。社区“星光老年之家”覆盖率达到90%以上,并建立长效运行管理机制。
责任部门:市民政局。
11、加快老年健身设施建设,开展老年体育健身活动。落实市政府全民健身办实事工程,2004年重点抓好“十里琅”景点全民健身道、150个健身苑(点)、市国民体质检测中心和各区县(市)国民体质监测站及8片老年门球场建设。健全区、县(市)老年体协组织网络,组织老年人开展体育健身活动,促进健康老龄化。2005年筹备好第六届杭州市老年人运动会。
责任部门:市体育局、市老龄工办。
12、抓紧做好市老年活动中心的装修和开放工作。认真落实市长办公会议决定和市老龄工委第二次全体(扩大)会议要求,抓紧制定市老年活动中心装修计划,搭好筹建班子,按照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搞好装修项目的设计和招投标工作,争取在2005年春节前开放使用。
责任部门:市计委、市建委、市财政局、市民政局、市老龄工办及有关责任部门。
13、认真贯彻落实《
杭州市老年人优待办法》。继续落实各项老年优待措施。做好《老年人优待证》办理工作,2004年在市区设立《老年人优待证》办证专窗,为全市老年人提供便捷、高效服务。
责任部门:市老龄工办牵头,市卫生局、市司法局、市建委、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管委会(市园文局)、市文化局、市体育局、市民族宗教局协助。
14、继续做好特困老人救助和高龄老人慰问工作。根据全市“春风行动”的要求,在开展捐款捐物、结对帮扶的同时,继续关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特困老人。多渠道募集资金,坚持每年元旦、春节期间走访慰问特困老人和中秋、老人节期间慰问全市百岁老人,使他们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
责任部门:市老龄工办、市民政局、市总工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