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推广优良品种。重点推广小麦、青稞、油莱、马铃薯、豆类、蔬菜、家畜、水产、林果、花卉、药材、牧草等12类50种左右有市场前景的优良品种,力争5年内淘汰所有退化品种,完成主要作物良种第六次更新换代。
加强优良品种的引进推广工作。5年内,重点引进10个优良品种进行推广。
(五)推广以草地改良和保护、畜产品转化为主的畜牧业实用技术。重点推广秸秆加工技术,草地围栏技术,草田轮作技术,草原灌溉技术,牧草直播技术,草原有害鼠、虫、草防治技术,柴达木绒山羊改良技术,牲畜疫病防治技术,设施养畜技术,牛羊西繁东育技术,羔羊和犊牛快速育肥技术,饲料及畜产品加工技术等,提高畜牧业抗灾能力和生产效益及质量。
大力推广应用优良草种和草原建设配套技术,改良草地。引进优良种畜进行肉牛羊繁育,发展规模养畜技术。开发推广安全、高效饲料及粗饲料加工调制技术。应用生物技术,开发蛋白质饲料、配合饲料、预混料,开发适于放牧条件下家畜补饲系列产品。推广规模化羔羊、犊牛育肥技术,开发羔羊肉、犊牛肉品牌产品,提高产品附加值。
大力引进生物技术和兽用生物制品,积极推广应用畜禽防疫新技术。加强推广14种重大动物疫病预测预报及防治技术。
引进水产品规模化养殖设施,积极推广冷水鱼养殖技术。
(六)推广寒旱区造林种草技术。重点推广耐寒耐旱树(草)种、良种壮苗培育、集水保墒、植物生长剂使用、适度造林和空间合理配置、节水灌溉、封山育林、林木病虫害防治等8大技术,为退耕还林(草)、荒山造林种草、林草植被的自然恢复提供技术保障。
(七)推广节水农业技术。针对我省降雨量少、蒸发量大的特点,引进高效农业用水技术和设备,发展节水农业和旱作农业。
旱区通过推广应用雨水集流利用技术,发展集水农业。灌溉区重点推广应用喷灌、滴灌、渗灌等新型节水灌溉技术。
旱作农业重点推广抗旱品种、合理施用肥料、化学抗旱保水节水、旱作沟播、种植绿肥、适时栽播、地膜覆盖和秸秆覆盖为主的保护性耕作等7大技术,采取生物、工程、化学等技术相结合的综合措施,提高农业生产的抗旱能力。
积极推广旱区集水窖、补灌设施、日光温室有效结合应用技术。
(八)推广新能源利用技术。重点推广家用太阳能电源、日光温室、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房舍、沼气池、光伏电站、风力发电等新能源利用技术,加快新能源利用进程。
积极推进生态建设和新能源利用的有效结合,建设生态家园。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