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主要工作任务、具体措施及责任分工
(一)加大对食品源头污染的整治力度
1.进一步加强全省的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示范区、无公害生产示范基地、养殖小区、示范农场、进出口产品生产基地的建设,推进产地环境污染监控工作。(由省农委、牧业局、长春海关负责)
2.进一步加强对农业投入品的监管,积极开展农业生产资料打假,对种植产品农药残留超标、畜产品违禁药物滥用和兽药残留超标、水产品药物残留超标的整治。(由省农委、工商局、质监局、牧业局、水利厅负责)
3.定期组织发布全省大、中城市蔬菜农药残留例行监测结果。对例行监测不合格率较高地区农产品的安全进行跟踪督导。加大对滥用食品添加剂和使用非食品原料加工食品行为的整治。(由省农委、商务厅、卫生厅负责)
(二)加大对食品生产加工环节的整治力度
1.严格审查和发放许可证,加强食品生产加工环节监管。以查处食品生产过程中使用非食用物品、病死畜禽、回收的过期食品等违法行为为重点,进一步加强对调味品、米面制食品、食用油、肉及肉制品、乳制品、保健食品7类生产企业的监督管理,强化食品生产环节的日常监督和检查。继续清理和整顿已获得卫生许可证的生产企业,对不符合卫生条件的企业要吊销或收回卫生许可证。严格按照标准审查肉制品、乳制品、饮料、调味品、冷冻饮品、方便面、饼干、罐头、速冻米面食品、膨化食品10类企业的生产条件,不具备条件的企业不发给食品生产许可证。对生产企业集中的区域和产品质量不稳定的企业,要加大监督抽查力度,不合格产品要坚决给予披露曝光,问题严重的立即责令停止生产、销售。多次抽查不合格的,吊销其相关证照。(由省质监局、工商局、卫生厅、商务厅负责)
2.进一步加强家禽屠宰管理,整顿和规范肉品流通秩序,积极推进牛、羊、家禽的定点集中屠宰工作,严厉查处和打击私屠滥宰、加工注水肉和病害肉的行为。(由省商务厅、牧业局负责)
(三)加大对食品流通领域的整治力度
1.继续督促和指导经营企业落实食品进货查验制度,把好市场准入关。在市场抽查和检验中发现影响或危及人体健康的不合格食品,坚决清出市场,并查清其生产源头、进货渠道和销售场所。(由省工商局负责)
2.继续强化食品进出口的监管力度,加强对出入境动植物及食品的检验检疫。(由吉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长春海关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