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依靠科学,发动群众,广泛开展城乡除“四害”活动
各级人民政府要根据老鼠、苍蝇、蚊子、蟑螂(以下简称“四害”)的消长规律,科学选定药物,采取生物防治与环境治理相结合,以环境治理为主,专业队伍与群众运动相结合,以群众运动为主的防治措施,定期组织辖区内单位和居民开展以灭鼠为重点的除“四害”活动。各机关、单位、厂矿、学校、部队、社区、居委会、村镇都要建立除“四害”工作责任制,组建专兼职技术指导队伍,健全工作网络,落实防治经费。重点抓好宾馆、饭店、旅游场所、食品加工销售企业、车站、机场等单位的除“四害”工作,使“四害”密度控制在国家规定的标准之内。各级人民政府要依据《
陕西省爱国卫生条例》和《陕西省除“四害”检查验收标准》,定期组织对辖区内除“四害”工作落实情况进行检查。要加强鼠药市场管理,规范鼠药供销渠道,严厉打击制售“毒鼠强”的不法行为。
四、大力开展健康教育,不断提高群众卫生防病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
健康教育是解决公共卫生问题的首选对策,是公民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级人民政府要切实加强全民健康教育工作,努力提高全民卫生素质。要认真吸取抗击“非典”斗争的经验教训,广泛持久地开展“讲文明、讲科学、讲卫生、改陋习、树新风”活动,改变随地吐痰便溺、乱扔果皮纸屑等陋习。要通过举办科普展览、健康大课堂、热线咨询、健康家庭知识竞赛等活动,开展心脑血管病、癌症、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和艾滋病、性病、病毒性肝炎、结核病、“非典”等重点传染病防治知识的宣传。要积极倡导不吸烟、少饮酒、合理膳食、经常锻炼的良好生活方式。县、乡(镇)人民政府要认真组织实施“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要通过举办家庭主妇培训班、农民夜校、科普赶集、巡回宣传等活动,向农民普及常见病、多发病的防治知识。要教育农民群众相信科学、破除迷信,养成饭前便后洗手、不喝生水、不随地便溺等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中、小学校和幼儿园要开设健康教育课程,通过“小手拉大手”向家长宣传基本卫生知识。各级电台、电视台、报刊要安排专门时段和版面,开设健康教育专题栏目。各级健康教育专业机构要制订健康教育工作规划,加强技术培训和业务指导,制作适合不同目标人群和大众传媒使用的各种宣传资料,建立示范区、点,做好健康教育效果的监测评估等工作。到2010年,城乡群众基本卫生知识知晓率城市达到90%以上,农村达到7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