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大力发展以技术交易、技术经纪、技术咨询、技术评价、专利代理等为内容的科技中介机构,促进产学研之间的合作。
(六)发挥高等学校为振兴老工业基地服务功能,实施高校为振兴吉林老工业基地服务行动计划。
高等教育是教育为经济建设服务的生力军,要为振兴老工业基地出思想、出人才、出成果。要进一步加大对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以及延边大学3所“211工程”建设学校的支持力度,并发挥对其他高等学校的带动作用。加快省重点高等学校、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建设,构筑高水平学科专业基地,尽快形成品牌和优势。推进新一轮学科专业调整,尽快形成与老工业基地振兴相适应的一批国家和省的示范专业、特色专业和各校的品牌专业,带动全省高校学科建设水平的提高。在推进过程中,要继续落实“三个支持”和“四个一批”,即支持产业结构调整急需学科专业的建设,支持符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学科专业改造,支持新兴、边缘、交叉学科专业的发展;组织新一轮学科专业结构调整,新建一批学科专业,改造一批学科专业,限制一批学科专业,保护一批学科专业。积极发展本科和高职高专教育,培养大批高级专门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加强研究生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推进教学评估,完善高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在2004年适当时候召开高校为振兴吉林老工业基地服务工作会议,出台《高等学校为振兴吉林老工业基地服务行动计划》,促进我省高校为振兴吉林服务。
发挥高校的科技和人才优势,根据五大产业基地建设的需求,加大对重大科研项目的培植和预研,力争取得一批具有标志性的重大科研成果。对已有的科技成果进行筛选,对市场前景好、技术含量高并与振兴吉林老工业基地关联较大的科技成果,加大推广转化力度,使其尽快发展成为产业。力争3年内使我省高校转化100项重大高新技术成果(2004年30项左右),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率达到35%。
加快高校科技产业发展。在我省高校科技企业改制的基础上,重点支持15家高校科技企业,扶持5家高科技股份制企业集团,培育一批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明显的高校科技企业和企业集团,形成具有产业带动作用的高校科技产业群。力争2004年有高校科技企业成为上市公司。
鼓励校企共建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积极支持部属高校和技术研究开发能力较强的省属高校申报“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和“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校企联合的方式,构筑企业技术创新平台,解决振兴吉林老工业基地所面临的共性和关键性技术问题。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