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外经贸委关于深化涉外经济体制改革提升对外开放水平的意见的通知

  提供投资便利措施。尽快启动“投资促进局”工作机制,整合外商投资“一站式”服务资源,完善外商投资企业服务体系。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外商投资审批的信息化手段,清理外商投资申办企业的审批程序,简化审批环节,实行格式化审批、网上审批和网上报批年检。进一步完善外商投诉市、区县(自治县、市)两级协调机制和处理网络。积极促进工商登记委托权下放,先在万州、涪陵、黔江等有条件的区县(市)设立外商投资企业工商注册受理点,让外商投资企业在当地即可办理工商登记手续。
  继续营造良好的投资发展环境。实行为外商服务环节责任追究制度,落实“阳光收费”政策。对投资规模大、产业带动性强、提供就业机会多、上交利税多的重大投资项目,实行生产要素价格特许制,给予企业一定补贴或对企业税费实行一定程度减免。在继续落实外商生活环境“九大工程”基础上,再增加一批新的外商服务项目。加强投资环境监测,定期评估环境状况,建立软环境责任体系,推行“一把手”责任制。建立市政府部门和区县(自治县、市)两级投诉网络,严格投诉责任追查追究制度,对重点投诉案件实行市领导挂牌督办制度,不断推动软环境的改善。
  发挥北部新区吸收外资的辐射带动作用。加大各部门对北部新区的政策支持力度。推进北部新区体制创新,在北部新区高起点建立国际通行的管理机制,发挥体制和政策优势,带动全市开放型经济发展。北部新区要突出发挥引进技术精、管理效率高、综合环境优、质量效益好的优势,加大吸引跨国公司投资力度,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有针对性地解决北部新区在新形势下加快发展所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充分利用区县特色工业园区的区位优势、政策优势和体制优势,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优化产业布局,进一步提高区县经济对外开放水平。
  (九)增强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的能力。集约式推进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建立外派劳务培训基地,打造外派劳务品牌,规模化培育劳务资源。创办海外劳务基地,发挥成建制劳务输出项目的带动作用。提高对外工程承包行业的组织化程度,加强工程承包行业的统筹协调,合力开拓国际工程承包市场。建立重庆市对外工程承包信息咨询服务中心,收集国际工程承包信息,组织专业机构进行国际工程投标。组建集工程承包、建筑施工、工程监理、房地产开发、建筑装饰、劳务输出、境内外投资、进出口贸易为一体的大型外经集团,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扩大“市场导向型”对外投资规模,引导“资源导向型”对外投资,鼓励企业利用对外投资深度开发国际市场,建立巩固的生产销售服务体系。


第 [1] [2] [3] [4] [5] [6] [7] [8] 页 共[9]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