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深化外贸体制改革,提高经济国际化水平。积极引导外贸出口从收购制向代理制转变。引导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扩大出口。进一步优化出口商品结构,继续扩大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和农产品出口。进一步改善贸易结构,加快启动技术贸易和国际服务贸易。推进国有外贸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尽快培育出一批规模大、竞争力强、效益好的外贸企业集团。加强对出口退税改革的跟踪分析,完善配套措施,确保退税机制改革的顺利进行。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到境外投资、兴办企业、从事工程承包和劳务输出。赋予境外投资企业更大的经营自主权。健全对境外投资企业的监管机制。
九、深化就业、分配制度改革
34.鼓励自主创业,努力增加就业岗位。引导全社会转变就业观念,以创业带动就业、促进就业。营造创业促就业的社会氛围,鼓励和提倡自谋职业、自主创业,支持下岗失业人员通过多种方式实现再就业。积极发展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和企业,拓展商贸、餐饮、交通运输等传统服务业的就业空间,开发公共事业和各类社区服务的就业岗位,扩大旅游、教育培训、文化体育、信息服务等新型服务业的就业容量。
35.落实再就业扶持政策,健全就业服务体系。严格执行税费减免、小额担保贷款、主辅分离、社会保险补贴和公益岗位补贴等再就业优惠政策。完善再就业优惠证发放措施,简化小额担保贷款操作办法,进一步研究制定支持鼓励创业的政策措施。组织开展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提高下岗失业人员就业、创业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加快劳动力市场的规范化建设,逐步统一劳动力市场,促进劳动力合理流动,建立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制度。做好城乡新生劳动力的就业工作。
36.建立健全收入增长机制,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改进企业工资总量决定机制,建立企业工资随效益增长而增长的良性机制,实现公平税收政策。加快建立机关事业单位职工收入随地方财力增长而增长的机制。进一步完善企业工资增长指导线、劳动力市场价位、最低工资保障制度,发挥政府对工资收入分配的宏观调节作用。全面贯彻实施《
江苏省劳动合同条例》,尽快制定《江苏省工资支付条例》。扩大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的覆盖面,尽快形成适应市场经济和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企业工资共决机制,形成企业职工收入随企业效益提高而增长的机制。
十、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37.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开展市级统筹试点。继续完善养老保险省重点补助办法,实行省补助资金与各地工作实绩挂钩,增强统筹地区社会保险保发放责任。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探索做实个人帐户的办法。完善各类就业人员的参保缴费政策,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完善多层次医疗保障制度,进一步扩大医疗保险覆盖面。完成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失业保险并轨,完善失业保险制度,进一步规范基金使用和管理,加强对失业人员的管理服务。完善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体系,发挥街道、社区劳动保障平台的功能。完善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做到应保尽保。推进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逐步解决农村贫困人口的医疗、子女教育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