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电子信息及高技术产业:一是抓好产业基地建设,重点建设广州科学城、天河软件园、广州国际生物岛等。总投资约131亿元。二是继续支持13项高技术产业化重点项目的建设。未来投资重点将放在信息产业、生物技术产业、新材料产业和中药现代化产业等方面。总投资约30亿元。三是加快创新平台建设,增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创新能力。重点建设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体系、高新技术综合服务体系和高新技术企业孵化网络体系,近期要抓好中科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和中药提取分离过程现代化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的建设。计划投资约5亿元。四是促进大众、光宝、捷普、添利、依利安达等知名企业增加投资,加快广州保税区IT产品生产基地、科学城电子信息产业基地、美国慧视公司南沙光电子产业基地的建设。要以广州科学城为核心,建立光子技术开发中心、光电子产品测试认证和检测服务中心,尽快形成一个国际性光子产业研究开发和生产制造基地。
3.石化行业:一是以中石化广州分公司为龙头,加快与埃克森美孚公司的合作,争取在2010年前形成1800万吨炼油和80万吨乙烯的综合生产能力,并配套发展如PVC、ABS、顺酐、丙烯酸、丙烯酸酯类以及汽车专用工程塑料项目等石油产品深加工项目。二是加快推进南沙石化基地项目的启动,重点做好基础设施及配套公用工程项目的建设,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工作,争取世界知名企业在园区内新建大型炼油和乙烯项目,通过龙头示范效应带来我市新一轮石化行业投资热潮。三是利用小虎岛现有石化仓储和宝贵的深水岸线资源,建设小虎岛石油化工仓储和精细化工基地。四是发挥日用化工和基础化学原料制造业的总体优势,在东部形成日用化工和基础化学原料制造业的基地。
4.传统产业改造:一是通过合资合作、资产重组等途径,走国际化、专业化、市场化、民营化的路子,促进企业易地改造,推动企业技术创新,重振机械装备工业优势,加快重型机械、港口机械、起重设备、数控机床及电气机械等行业的发展。二是大力发展船舶工业,在南沙新建年生产能力达300万吨的造船基地,同时整合现有的修造船能力,实现资源合理配置。三是以广钢集团为依托,启动广钢环保迁建项目的建设,加快联众不锈钢项目、珠江钢厂冷轧后续工程项目的建设。四是加快广州水泥厂的搬迁,提升产品档次,减少环境污染。五是推进广州造纸厂林纸一体化项目建设,增强企业资源配套能力,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实力。
5.电力项目建设:加快建设南沙热电厂(2×20万千瓦)一期、南沙万顷沙热电厂(2×30万千瓦)、增城旺隆热电工程(2×10万千瓦)、开发区东区热电厂(12.5万千瓦)等项目,争取2005年前投产。加快已列入广东省电源规划的广州珠江电厂(2×35万千瓦)LNG一期、恒运燃煤电厂(2×30万千瓦)扩建工程建设,争取2006年投产。加快对广保、明珠、南沙电厂等燃煤、燃油电厂实施脱硫改造、扩建,争取3家电厂新建的2×18万千瓦LNG机组在2006年投产。对瑞明(1×13.5万千瓦)、市头(2×13.5万千瓦)燃煤机组实施脱硫改造。增加电源的有效安全供应。加强电网建设,重点抓好广南500千伏输变电项目,麒麟、富山、昌岗、石井、大布、宁西、黄棠线解口等7个220千伏输变电项目以及校场、龙洞、骏景、石马、谷围、小虎、龙穴、白永线解口等8个110千伏输变电项目的建设,提高、完善电网的供电能力,形成布局合理、结构优化、安全可靠、绿色环保的电力保障体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