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
河南省2004年防汛工作方案的通知
(豫政[2004]25号)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部门:
现将《河南省2004年防汛工作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当地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防汛安危,事关大局。各地、各有关部门要认真贯彻“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全力抢险”的方针,进一步建立健全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各项防汛责任制,立足于防大汛,抗大洪,抢大险,扎扎实实做好各项防汛准备,努力夺取防汛抗洪斗争的新胜利。
《河南省主要河道2004年防洪任务》、《河南省大型及重点中型水库2004年汛期调度运用计划》和《河南省18个市2004年防汛工作督察事项》,由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另行印发。
河南省人民政府
二00四年四月二十四日
河南省2004年防汛工作方案
一、今年防汛工作形势
河南省地跨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流域,处于南北气候和山区向平原两个过渡地带,降雨受季风影响,年降水量的70%集中于汛期的几次较大降雨过程,汛期过后降雨稀少,水旱灾害频繁发生。建国50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和支持下,我省坚持不懈地进行大规模的水利建设。截止目前,全省已建成大型水库21座、中型水库101座、小型水库2218座,治理平原河道300多条,整修加固堤防1.5万多公里,修建蓄滞洪区11处。同时,组建了各级防汛抗旱机构,制定了有关防汛配套法规,开发建设了水情测报预报、防汛通信和调度指挥系统。目前全省已基本形成了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相结合的防汛抗旱体系,在历年的防汛抗旱斗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现有防洪工程体系依然薄弱,抗御洪涝灾害能力低,防汛形势依然严峻。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河道防洪标准低,堤防险工隐患多。我省大部分大中型河道防洪标准只有10至20年一遇,澧河、大洪河防洪标准不足5年一遇。淮河;沙颍河上游均为常遇暴雨中心,由于缺乏大型控制工程,下游极易发生大的洪涝灾害。目前,我省主要防洪河道仍有未处理的重点险工险段320处、长210公里,病险穿堤涵闸830座,给防汛抢险带来很大压力。二是水库病险问题严重。全省现有11座大型水库、45座中型水库和739座小型水库存在病险问题。三是城市和行业防洪标准普遍偏低,基础设施不完善。四是行滞洪区安全建设滞后,超标准洪水预案实施难度大。五是部分干部群众的防洪意识淡化,存在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这些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采取切实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2004年是实现“十五”计划的关键一年,也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的重要一年,做好今年的防汛工作意义重大。我们要从全省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大局出发,抓紧做好今年防大汛、抗大洪的各项准备工作,确保安全度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