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监督和检查
第二十八条 各级发展改革(计划)部门要会同财政、扶贫、审计、稽察等部门,加强以工代赈计划执行、资金使用、工程建设和财务管理等环节的监督、检查,建立定期、不定期的检查制度。如发现问题,要限期整改,及时纠正。
第二十九条 县市发展改革(计划)部门年底前要组织本年度以工代赈计划执行和资金使用的全面自查和总结,根据上年度各单项工程验收情况写出上年度项目总体评价报告,在申报年度以工代赈项目建议计划时一并提交市州发展改革(计划)部门。
第三十条 市州发展改革(计划)部门每年2月中旬前应对所辖县市上年度以工代赈计划执行和资金使用情况组织抽查,并对县市上报的总体评价报告进行核查,形成市州年度以工代赈计划执行和资金使用情况总结、总体评价报告,在申报年度以工代赈项目建议计划时一并提交省发展改革部门。
第三十一条 省发展改革部门应在每年6月底前对全省上年度以工代赈计划执行和资金使用情况组织抽查和重点稽察,并综合汇总各地上年度以工代赈计划执行情况,上报国家发展改革委。
第三十二条 以工代赈项目推行公示制。县市发展改革(计划)部门要利用新闻媒体对以工代赈项目计划予以公告,乡镇政府要利用宣传专栏对本乡镇以工代赈项目予以公告,项目单位要在工程所在地对项目建设投资情况予以张榜公布。公告中要注明上级发展改革(计划)部门举报联系单位、通讯地址和电话,以接受群众监督。
第七章 奖励和惩处
第三十三条 省发展改革部门要建立以工代赈管理综合考评机制,结合以工代赈检查、稽察、审计等情况,对各地以工代赈工作的组织和计划、资金、项目、工程管理等进行综合考评。要将综合考评结果通报全省,对以工代赈实施和管理工作成效突出的县市,在以工代赈计划安排中予以倾斜。
第三十四条 擅自改变年度项目计划的,按改变计划资金额,相应扣减下年度计划投资;对年底之前尚未将上年度以工代赈资金拨付至项目单位,或未完成上年度计划项目实施的,按未拨付资金额和未实施项目投资,相应扣减下年度计划两倍的投资;对挪用、挤占、抵扣以工代赈资金的,按挪用、挤占、抵扣资金额,相应扣减下年度计划三倍的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