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积极促进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以市场为导向,合理配置现有资源,重点加强无公害蔬菜水果、优质肉用羊、名优水产品、良种高产牛繁育等现代化农牧高效基地建设。着力培育金牛、北园春、新华联等一批龙头企业,发展一批规模大、起点高、带动力强的畜产品加工企业,做大做强畜产业,努力把我市建成全疆畜产业强市。(责任单位:市农牧局;会办单位:市经委,各区县人民政府,贸发局、质监局)
十五、继续调整优化种植业结构,大力发展精品农业、设施农业、特色农业、高效农业。全面推进农村税费改革,切实减轻农牧民负担。加大乡镇企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抓好农村城镇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农村城镇化进程,重点建设以达坂城、水西沟、板房沟为代表的旅游型小城镇,以三坪、五一、安宁渠为代表的工业型小城镇。通过两年的努力,全面完成城郊“撤村建居”工作。加强饲草饲料基地建设,启动城市周边草场禁牧工作。(责任单位:各区县人民政府;会办单位:市村改办、农牧局、财政局)
十六、积极推进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按照权利、义务、责任相统一和管资产、管人、管事相结合的原则,确保国有资本出资人到位,建立科学的经营管理机制,完善国有资产分级监管体系,建立和完善国有资产经营管理体制。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建立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制定科学的经营指标体系,推行经营者年薪制。组织精干队伍,摸清家底,按照“统一产权管理、统一出租业务、统一公房标准、统一监督管理、统一资产经营”的要求,分门别类,有序地推动机关事业单位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积极创造条件,广泛吸引外资和民间资本,把公交、燃气、公园、供排水等城市公益性企、事业单位改制为国有相对控股的股份制企业。(责任单位:市国资办;会办单位:市建委、人事局、林业局、交通局、水务局、市政市容局、机关事务管理局)
十七、抓好事业单位改革。按照“归属清晰、责权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要求,对经营性事业单位实施产权制度改革,使其逐步转制为投资主体多元化的企业。加快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事业单位改革。引入激励机制,实行竞争择优上岗,以岗定薪,绩效挂钩等办法,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分配等内部制度改革。完善政策法规体系,加强市场中介组织建设,积极推进行业协会、中介机构的改革和发展,健全职能,加强监管,强化自律,优化服务。(责任单位:市人事局;会办单位:各区县人民政府,市国资办、科技局、卫生局、教育局、文化局、体育局、工商局)
十八、加快投融资体制改革。对社会资本投资建设的非重大、非限制类的项目一律由审批制改为备案制,对政府投资、重大类、限制类等必须行政审批的项目,进一步简化审批程序,减少审批环节,力争使现行审批事项再减少一半。规范政府投资行为,健全审计监督机制,完善稽查制度,对国有资本投资项目进行全过程监管,提高投资效益。鼓励社会资金、外国资本采取独资、合资、合作等多种形式,实现融资渠道多元化。(责任单位:市计委、建委;会办单位:市经委、监察局、工商局、法制局、财政局、审计局)
十九、积极推进财政改革。完善部门预算和综合财政预算,加强对财政预算执行和专项资金的审计,提高财政预算的科学性和执行效率。推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促进财政收支的规范化、法制化。严格执行政府采购制度,扩大采购范围和种类,加强监督约束机制,提高政府采购效能。加强预算外资金管理,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规范非税收入收缴程序。抓好增收节支工作,强化税收征管,严格依法治税,进一步加强对重点地区、重点税源的监控,确保主体税种稳定增长。加强财政问题的研究和分析,充分发挥工业、农业、旅游等财政专项资金“四两拨千斤”的宏观调控作用,积极培植财源,涵养税源。(责任单位:市财政局;会办单位:各区县人民政府,两个开发区,市审计局、国税局、地税局、监察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