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适度超前的原则。体现流通的先导功能。以满足预期消费需求,有适度的前瞻性和发展后劲。
三、目标与任务
(一)目标。
经过几年的不断努力,使我市商品流通行业的组织化程度明显提高、总体规模不断扩大、服务功能显著增强,初步形成适应现代消费需求和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布局合理、结构优化、管理规范、服务优质的流通体系,实现传统商业向现代商业的跨越,总体上达到或接近内地发达城市的流通水平。今后几年我市流通行业的发展目标是:
--流通总规模年平均增长15%
社会消费品零售额2007年达到305亿元,年均增长15%,比2003年增长77%。
--做大做强商业龙头企业
立足于建设现代化国际商贸城,吸引更多的优势资源向流通业积聚,以优势企业为龙头,品牌为载体,资产为纽带,开展资产重组和业务联合,做强做大3~5家年销售额超过10亿元、主业突出、管理科学、对全市商业经济具有更强支撑和拉动作用的大公司和企业集团。通过实施名牌战略,形成10个左右对市场有重大影响的乌鲁木齐名店。
--连锁经营体系初步形成
基本构建起以3~4家年销售额在10亿元以上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初步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连锁公司,以这些公司为龙头,以采购、配送、信息三大核心技术为支撑,形成业态多样、业种广泛,辐射城乡的连锁经营网络。力争3~5年间,连锁经营企业店铺总数达到500个,年销售额达到45亿元左右,连锁经营零售额占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提高到30%左右。全市的连锁经营系列增加到45个左右。
--着力培育一批特色鲜明、功能完善、辐射力强的大型专业市场
以增强城市服务功能为中心任务,在现有180个各类交易市场的基础上,通过改造、提升、整合,形成一批有产业支撑和带动力的集边贸旅游购物一体的辐射全疆及周边国家的大型专业交易市场,一批辐射周边城区的专、精、特专业市场,一批满足广大市民日常生活需要的专业市场。
--现代物流业初具规模
大型连锁企业建立智能化、自动化、信息化水平较高的配送中心,统一采购、配送比重分别达到100%和80%。通过重点培育建设发展13家专业化、社会化大型现代物流企业,初步形成乌鲁木齐市西北部、西部、北部、南部及城市第二公共中心等5个现代化水平较高、服务功能较为完备、辐射全疆及周边省份和国家的区域性物流中心。
--信息化水平明显提高
继续加快推进电子商务试点工作,形成一批网络与实体相结合的电子商务龙头企业。到2007年,大型商业企业、连锁企业、物流企业及50%的中小企业的主要业务流程和管理环节基本实现电子信息化管理。
(二)主要任务
1.围绕共建乌鲁木齐经济圈,建设多级现代商业服务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