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加大粮食生产投入,改善粮食生产条件。要千方百计增加农业投入,加强以农田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要多方筹措资金,确保用5年时间基本完成现有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任务,从根本上改善水利灌溉条件。今年,各级财政要加强对节水灌溉、人畜饮水、乡村道路、农村沼气、农村水电等“六小工程”建设的支持。要抓紧启动优质粮食产业工程,继续实施种子工程,加快良种研发与利用。
(三)搞好防灾减灾。据有关部门预测,今年洪涝干旱等自然灾害和农作物病虫害较重,各地要牢固树立防灾减灾夺丰收的思想,在资金、物资、技术上做好充分准备,及早制定各种防灾减灾预案,科学开展防灾减灾工作,力争把灾害损失降到最低。由于去年以来我省夏秋冬春四季连旱,农村水利工程蓄水偏少,目前已有部分地区出现了早稻秧苗插不下去的现象,各地要积极行动起来,采取各种措施完成春插任务,打好全年粮食生产第一仗。
(四)积极做好粮食收购的各项准备,坚决兑现粮食收购政策。现在距新粮上市仅有三个多月时间,国有粮食企业要充分发挥主渠道作用,在农民自愿的基础上与农民签订粮食收购合同。早稻上市后,当市场价低于每公斤1.4元时由国家指定的粮食经营企业按每公斤1.4元敞开收购,做到不限收、不拒收、不停收,充分满足农民售粮愿望,确保最低收购价格政策落到实处。当市场粮价高于上述价格时按实际市场价格收购,切实维护农民种粮利益。
三、切实加强对粮食市场的调控,确保粮食供应市场稳定
为确保粮食供应市场稳定,各地和有关部门要切实加强对粮食市场的调控,防止在今年新粮上市前市场断档脱销和粮价过度上涨。
(一)进一步做好粮食市场供应工作。各地要继续加大对粮食市场调控的工作力度。首先,要掌握一定数量的周转粮源和粮食加工企业及零售供应网点,以保证成品粮加工及销售的需要。要适当增加对市场成品粮投放数量,确保市场有充足货源。其次,要积极协调解决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和其他粮食经营者在经营中出现的资金、运输等问题,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第三,要把部队、大中专院校等单位的粮油供应工作作为重点来抓,军粮供应站、供应部门要加强与部队、大中专院校等单位的联系,保质保量做好供应工作。第四,要特别注意关心城镇低收入居民、下岗职工等群体的口粮供应,采取有针对性措施,防止因粮价上涨影响他们生活水平。
(二)加强对粮食市场监测和预警预报工作。各地要继续加强对粮食市场监测和预警预报工作,密切注视粮食市场动态,及时掌握粮油购销、价格、库存等有关情况。粮食、工商部门要建立粮食批发商和连锁超市的粮食购进、销售和库存统计报告制度,引导企业合法经营。粮食、物价部门要坚持实行对粮食市场的监测和报告制度,遇有重大情况要随时向当地政府和上级有关部门报告。积极做好粮食应急预案。在发生粮价较大波动或出现粮食供应不足时,及时启动应急预案,确保粮食市场不脱销、价格不暴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