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强对在校学生、城市居民及务工人员、农牧民的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要认真贯彻交通安全教育首先从娃娃抓起的思想,在学生中实行统一、规范的交通安全教育制度,切实增强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强化“交警护学岗”活动。从今年9月1日起,全省大、中、小学校及幼儿园必须在“思想品德教育课”中,全面开设交通安全教育课,积极在中小学生中开展“小手拉大手,交通安全进家庭”的活动。要以创建“交通安全社区”、“交通安全村”为载体,通过确定交通安全教育责任人、设立交通安全活动室、制定和落实交通安全教育计划等措施,使城市居民及务工人员、农牧民的交通安全素质得到明显提高。
(二)强化对重点驾驶员的帮教工作。要在对广大机动车驾驶员普遍进行思想道德教育、驾驶作风教育、法律法规教育和安全行车教育的同时,对重点驾驶人员及时开展辖区交警部门、所在单位和家庭的“联合帮教”活动,严格落实“
道路交通安全法”教育考核制度,督促其改正不良交通习惯,提高依法驾驶的自觉性。
(三)丰富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的形式和内容。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务必做到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贴近群众,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要继续深入开展以“关爱生命、安全才能回家”为主题的宣传活动,通过展示交通事故残骸车辆对广大群众进行交通安全警示教育;结合全国安全生产宣传月和交通安全宣传周活动,每年开展一至两次大型宣传教育活动;以贯彻实施《
道路交通安全法》为契机,深入宣传和普及交通法规知识;积极开展“道路交通安全文明市民”、“道路交通安全驾驶员”评比活动,树立道路交通安全先进典型。
(四)积极探索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社会化、专业化的路子,营造“高文化品位、多表现形式、大覆盖范围、强触及效果”的道路交通安全文化氛围。对热心致力于道路交通安全宣传传播工作的社会专业文化公司和新闻媒体,要给予大力支持,积极引导,借助专业力量提高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工作的水平,逐步实现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工作的社会化、专业化。
三、加强道路交通安全工作
(一)开展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调查研究。各级政府对道路交通安全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要及时组织开展对策分析和理论研究,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水平。努力解决城镇交通秩序混乱,县、乡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失控等问题,不断提高全省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的整体水平。
(二)坚持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排查整改建议书制度,深入开展道路交通事故多发点段和危险路段的排查整治工作。公安、交通、城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要密切协作,对排查确定的隐患路段,要逐一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分别确定省、州(地、市)、县三级的重点整治路段,并下达道路安全隐患整改建议书,及时进行有效整治。要借鉴外地的成功经验,推荐使用机动车玻璃拓印号码技术,遏止非法挪用、套用机动车牌证现象,提高识别被盗抢车辆和打击走私、盗抢机动车违法犯罪工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