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重建市东湖医院,将其建设成为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符合现代传染病院建设理念、适应未来应对突发疫情需要的专科医院。
4.新建市滨海医院,将其建设成为能满足我市中西部地区医疗服务需求、具有明显专科特色的综合性数字化医院。
5.改建、扩建市人民医院。通过扩大规模,全面整合资源,将市人民医院建设成为具有科研、教学、远程医疗等临床医学中心功能的集团式龙头医院。
6.其它市级医院及区级医院,根据《深圳市区域卫生规划》的要求进行建设。
(五)加强妇幼保健体系的建设
体系的构成:一级网络由市、区妇幼保健院组成,二级网络由各级医院妇保科室、社区健康服务中心组成。建设的重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1.市妇幼保健院按“三级甲等”的标准进行建设,新址作为保健部,开展妇女、儿童各项保健服务及综合门急诊服务;旧址作为临床部,开展与妇幼保健目标一致的临床工作。
2.各区妇幼保健院原则上按“二级甲等”的标准建设。
(六)加强基层卫生体系的建设
体系的构成:以社区医院(即镇、街道医院)为骨干,以社区健康服务中心为主体,学校、工矿企业医务部、民营医疗点等为补充,共同组成基层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重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1.全市按每1至2万人口设置一个社区健康服务中心的规划,对社区健康服务机构进行一次性整体立项,分批、分级建设,一揽子解决业务用房、人员编制等“瓶颈”问题。
2.社区健康服务中心主要由区、镇(街道)医院承办,实行院办院管;市级医院可参与竞争,承办大型企业的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各区要重视社区健康服务中心的建设,按规划在3年内完成辖区覆盖任务。
3.镇(街道)医院按社区医院的定位进行规划建设,防止盲目扩大规模,控制不符合社区服务需要的重点医学专科建设和大型设备的引进、配置。
(七)加强健康教育体系的建设
体系的构成:一级网络由市、区健康教育所共同组成,二级网络由各类卫生机构健康教育科室、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共同组成。建设的重点有以下两个方面:
1.在全市卫生资源调整中,搬迁、改建市健康教育研究所,扩大机构规模,将其建设成具有全方位开展大众健康教育能力和实施健康促进措施的专业机构。
2.把健康教育列入公民基本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建立健康教育公益性宣传阵地,利用媒体资源和网络技术,推进健康教育工作。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