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编制重庆市“十一五”规划的工作意见[失效]

  灵活确定规划期。国家已经明确,“十一五”总体规划的规划期,以5年为主,为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相衔接,要求展望到2020年。专项规划可根据规划对象的特点和任务科学确定规划期。区域规划一般为10年,可以展望到2020年。
  第二,加强调查研究,扩大民主参与,增强规划科学性。采取多种形式,提高编制过程中的透明度和社会参与度,保障人民群众了解和参与规划编制的权利,使规划编制过程成为凝聚人心、集思广益的过程。妥善处理保密和提高透明度的关系,对社会公众参与规划编制开辟畅通渠道,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注意听取不同意见。总体规划和区域规划在规划草案初步形成后,要公开征询意见。专项规划也要采取适当形式提高社会参与的广泛性。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规划,要采取社会公示和社会听证制度。市发展改革委通过组建“十一五”规划咨询委员会,聘请各方面专家,采取规范灵活的咨询方式,形成规划决策咨询机制。各区县(自治县、市)、各部门也要根据需要,建立相应的规划科学民主决策机制。
  第三,加强全市各级各类规划的衔接与协调。规划衔接遵循下级规划服从上级规划、专项规划和区域规划服从总体规划、同级规划相互协调的原则。衔接的重点主要是相互关联的发展目标、政策措施、重大基础设施和特色产业项目布局、重要资源开发、区域功能定位等。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镇体系规划、城市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之间要衔接协调,努力做到相互衔接,各有侧重,互为支撑。有条件的区县(自治县、市),可以大胆探索,编制一个发展建设规划,把辖区内的国民经济、城镇体系、基础设施、土地利用、生态环境、公共服务等融为一体。
  各地区、各部门要顾全大局,密切协作,积极主动地做好规划衔接工作。全市规划的衔接协调由市发展改革委负责日常工作,由市“十一五”规划编制领导小组协调。各类规划按有关法规由相应的审批机构审批决策。
  第四,强化规划的指导约束作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发挥规划的指导及约束作用,有利于完善国家调控手段,对于促进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促进政府职能从项目管理转向规划管理、从微观管理转向宏观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政府决策建设项目时,能编制规划的领域,要先编规划、后审项目。政府对特定领域或行业的发展进行调控,可以采取逐个审批项目的方式,也可以采取审批规划的方式。专项规划是确定某领域重大工程和安排政府投资的依据。政府既要依法行政,也要依规划行事。
  第五,实行规划中期评估制度。规划评估有利于促进规划中有关任务和政策措施的落实,有利于及时调整和修订规划内容,提高规划的科学性。中期评估报告是组织实施好规划和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修订规划的重要依据。中期评估可以委托有资质、独立的社会中介机构承担。规划评估将围绕规划提出的主要目标、重点任务和政策措施进行,对规划执行效果和各项政策的落实情况做出分析评价,并针对环境变化和存在的问题,对调整和修订规划提出意见。


第 [1] [2] [3] [4] [5] 页 共[6]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