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统筹城乡发展。在发展战略、经济体制、政策措施和工作机制上体现统筹城乡发展的思想,逐步缩小城乡差别,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改变就“三农”论“三农”的思维方式,把农业发展放在整个国民经济的循环中,把农村进步放在整个社会的进步中,把农民增收放到国民收入的分配和再分配中统筹考虑。消除城乡间生产要素难以有效流动的障碍,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有序转移,引导资本、技术、人才向农村流动,有效发挥大城市对大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第二,统筹区域发展。正确理解地区协调发展的内涵,把缩小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最终缩小人民生活水平和公共服务方面差距,作为缩小地区差距的重点,不断提高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竞争力和人民生活水平。加强对三大经济区区域发展的规划指导,突出区域经济特色,注重按产业链的相关性和资源特色合理布局生产力,合理规划城镇体系和基础设施,努力形成各具特色、功能互补、互动共赢的三大经济区协调发展的局面。
第三,统筹经济社会发展。改变过于看重GDP及其增长的观念与方法,坚持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在履行好经济调节、市场监管职能的同时,更加重视发挥好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把给人民提供更多的受教育机会、增进人民福利、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促进社会和谐安定等放到重要位置,努力改变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状况。
第四,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的关系,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经济建设活动,不仅尊重经济规律,更要尊重自然规律。在抢抓机遇、加快发展的同时,要充分考虑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第五,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顺应经济全球化趋势,运用好世界贸易组织规则,坚持“引进来”“走出去”相结合,利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提高我市经济的开放程度和发展水平。坚持把扩大内需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立足点和长期战略方针,努力扩大消费需求,增强消费对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拉动力。
二、编制“十一五”规划的工作要求
“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将按照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的要求,根据国家统一部署,在规划体系设置、编制方法与程序、发挥规划作用方面进行改进和完善。工作要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