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省民政厅、省财政厅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操作规程的通知

  1、对符合低保条件的家庭拒不签署同意意见,或者对不符合享受低保待遇的家庭故意签署同意意见的;
  2、在调查、审批工作中弄虚作假,不如实填写调查结果,或出具假证明,将不符合条件的居民纳入低保范围,或将符合条件的居民排除在低保范围以外的;
  3、在发放低保金时,擅自改变审批机关确定的补助标准,故意提高或压低保障金发放数额的;
  4、贪污、挪用、扣压、故意拖欠低保金的。
  协管员、低保对象、社会公众,均有监督低保工作人员认真履行职责的权力;对工作人员违犯以上规定的行为,有权向有关部门反映、举报或向司法机关提起诉讼。
  五、其它
  (一)农转非家庭,在原籍仍有承包土地或草场的,其生活发生困难时按农村救助制度予以救助;原承包土地或草场被国家征用(或列为禁牧范围)或归还集体的,持乡村两级以上政府证明,按城市居民受理入保申请,但其获得的征地费或草场补偿费计入家庭收入。
  (二)家庭成员的确认办法:同一户口的家庭成员,按同一家庭进行计算;虽然另立了户口,但仍共同生活的成员按同一家庭进行计算(子女已婚,但因住房问题暂时无法分户的除外)。虽已办理离婚手续、但超过三个月以上仍共同生活的夫妇及子女,按同一家庭计算。
  (三)同一家庭同时具有非农业人口和农业人口的,其收入按全体成员总收入计算家庭月人均收入,保障人数只计算非农业人口;其家庭中的非农人口在转为城镇户口的下月起可申请入保。居住农村的城镇居民在向户口所在地的社区居委会申请入保时,应提供乡、村两级组织有关本家庭实际收入的书面证明。
  (四)跨县(区)以上地区的入户分离家庭,在解决入户分离前,不受理入保申请;因无固定住房不能办理户口迁移的,可持公安机关证明和原户口向现居住地社区居委会申请入保。原居住地街道办事处或镇政府低保工作部门和社区居委会,应根据移地居住居民的要求,有向现居住地低保工作部门提供该居民有关情况的责任。
  (五)社区居委会要在建立低保工作文书档案的同时,还要建立低保对象的分户档案和分户卡片,将工作中产生的有关每户低保对象的资料分类归入本户档案中,作到一户一档、一户一卡,以备查阅。
  (六)本操作规程由省民政厅负责解释。
  (七)本操作规程自2004年3月1日起试行。

  附件: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申报、核查、审批

(表样)

青海省人民政厅制

二00四年一月

填表说明



  1、《申报、核查、审批表》各相关栏目必须填写清楚,不得涂改模糊。
  2、《申报表》必须由申请人本人如实填写,如申请人不识字委托他人填写,则须由申请人在各项收入栏后面的备注栏内按手印。
  3、“家庭其他成员”指同一家庭共同生活的其他所有成员。
  4、家庭成员无工作单位、无收入的,在相应栏内填“无”即可。
  5、“一次性安置费结余”指破产企业下岗职工从企业获得的一次性安置费中,扣除养老、失业、医疗保险金后的结余部分。这部分资金按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平均分摊到每个家庭成员后,求出达到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月数。
  6、“赡、扶(抚)养费”指法定赡、扶(抚)养人提供给被赡、扶(抚)养人的生活费,这部分生活费的获得者如果是孤身,只计本人的月收入,如果还有其他家庭成员,则按家庭成员总数平均计算为每个成员的月收入。
  7、“家庭月收入合计”一栏填写该家庭所有收入的总计,而不仅仅指该栏目上面几项收入的合计。
  8、“家庭其它情况”栏中所说的“其它贵重财产”指存款、房产(按间计算)及金银首饰(按克计算)、地产、草场(按亩计算)等有型资产。
  9、本《审核表》须由居委会低保工作人员或“协管员”根据调查核实情况如实填写,并须签名盖章。
  10、本《申请审批表》在填写时遇到的问题,可直接向省民政厅询问,问询电话号码为:6104264、6127187、6104782。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申报表

(申请人填写)




┌───────┬───┬──┬──┬──┬──┬───────────┬──┬───┬──┬──┬──┬──┬──┐
│  户主照片  │姓名 │性别│出生│民族│文化│ 工作单位及身份证号 │人员│就业 │单位│月收│劳动│婚姻│户口│
│       │   │  │年月│  │程度│           │类别│状况 │性质│入 │能力│状况│类别│
│       │   │  │  │  │  │           │  │   │  │(元)│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家│与户主关系│   │  │  │  │  │           │  │   │  │  │  │  │  │
│庭├─────┼───┼──┼──┼──┼──┼───────────┼──┼───┼──┼──┼──┼──┼──┤
│其│     │   │  │  │  │  │           │  │   │  │  │  │  │  │
│他├─────┼───┼──┼──┼──┼──┼───────────┼──┼───┼──┼──┼──┼──┼──┤
│成│     │   │  │  │  │  │           │  │   │  │  │  │  │  │
│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家庭成员  │姓名 │   劳务详细地址     │劳务时间   年  月至   年  月│    联系电话   │
│ 外出劳务  ├───┼──────────────┼──────────────────┼───────────┤
│ 情  况  │   │              │                  │           │
│       ├───┼──────────────┼──────────────────┼───────────┤
│       │   │              │                  │           │
├───────┴───┴──────────────┴──────────────────┴───────────┤
│                     家庭其它收入                              │
├─────────┬─────────────┬──┬─────────────┬────────────────┤
│一次性安置费结余 │           元 │  │             │              元 │
├─────────┼─────────────┤其 ├─────────────┼────────────────┤
│赡、扶(抚)养费  │           元 │它 │             │              元 │
├─────────┼─────────────┤收 ├─────────────┼────────────────┤
│从事经营性活动收入│           元 │入 │             │              元 │
├─────────┼─────────────┤  ├─────────────┼────────────────┤
│社会捐助款物收入 │           元 │  │             │              元 │
├─────────┴──────┬──────┴──┴────┬──────┬─┴────────────────┤
│家庭月收入合计:    元    │人均月收入:    元    │ 申请人签名 │                  │
│                │              │ (盖章)  │                  │
├────────────────┴──────────────┴──────┴──────────────────┤
│                   家庭其它情况                                 │
├───────────┬───────────────────┬──────┬──────────────────┤
│家庭拥有汽车、摩托车、│                   │ 申请人签名│                  │
│空调、电脑及其它贵重财│                   │  (盖章) │                  │
│产情况        │                   │      │                  │
├───────────┼────┬────┬──┬────┬─┴─┬────┼──────────────────┤
│  家庭住房类别   │    │住房性质│  │住房面积│  ㎡│联系电话│                  │
├───────────┼────┴────┴──┴────┴───┼────┼──────────────────┤
│  所属居委会    │                     │邮政编码│                  │
├───────────┼─────────────────────┼────┼──────────────────┤
│  现居住地     │                     │邮政编码│                  │
├───────────┼─────────────────────┼────┼──────────────────┤
│  户籍所在地    │                     │邮政编码│                  │
└───────────┴─────────────────────┴────┴──────────────────┘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