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
关于做好2004年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意见
(宁党发[2004]6号 2004年1月18日)
2003年,全区各级党政组织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中央、自治区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一系列部署,努力克服非典疫情、农业缺水等不利因素的影响,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积极调整工作思路,不断加大工作力度,农业和农村经济在大灾之年保持了持续稳定发展的良好势头。但我区农业和农村发展中仍然存在着许多矛盾和问题,突出的是农业产业化水平较低、农民增收困难、城乡差距逐步拉大。各级党委、政府必须高度重视,坚持用发展和改革的办法努力加以解决。
2004年,我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总体要求是: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按照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深化农村改革,实施优势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及发展规划,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稳定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和生态建设,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千方百计扩大农民就业,实现农民收入较快增长和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一、实施优势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及发展规划,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重点发展枸杞、清真羊(牛)肉、牛奶、马铃薯4大战略性主导产品,淡水鱼、蔬菜、牧草及秸秆饲料、玉米、优质稻麦、酿酒葡萄6大区域性特色产品和若干地方性特色产品。坚持用抓工业的思路、理念、机制和办法抓产业带建设,采取市场引导、政府推动、科技支撑、企业运作的方式,推进产业化经营、标准化生产、市场化营销、项目化运作、科学化武装、社会化服务,走精细化、集约化、产业化的道路。
深入开展优势特色农产品竞争力提升科技行动。抓好“种子工程”建设,建立健全动植物良种繁育体系。以纯种繁育为基础,以杂交改良为主要手段,引进国外高产奶牛,实施“万枚胚胎移植工程”,建设一批畜禽良种繁育基地。继续实施“8613农业科技工程”,研究和突破优质稻麦及玉米新品种选育、马铃薯专用品种选育及窖贮技术、牧草、秸秆及全日粮配合饲料加工、枸杞制干贮藏及药用和鲜食枸杞新品种的选育、苜宿病害防治等一批关键技术,推广一比无公害种养技术、标准化节本增效技术及加工、贮藏、保鲜技术,全面提升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