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摸清底数,科学规划。要摸清0—18岁人口(含居住半年以上流动人口)情况,准确掌握初中阶段适龄少年人数,登记造册,建立档案。要结合各地不同情况,制定“普九”规划和年度计划,实行一乡一策,加强分类指导,确保规划落实。要切实做好初中学校布局调整工作,新建、改建和扩建初中,要充分考虑到撤并乡镇和城镇化进程等因素,依据“普九”需要,宜并则并,需增则增,做到合理规划,合理布局。
(二)多方筹资,加强学校基础建设。宁南山区各县(区)政府要充分发挥主渠道作用,按照保证重点的原则,统筹资金,整合财力,优先用于“普九”特别是初中校舍建设。要加大实施“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力度,争取用5年时间全部改造初中危房中的D级危房,并将危房率控制在规定指标之内。要实施好“3133”工程,集中力量建设一批寄宿制和示范性中小学。要广泛开展部门、单位支教活动和捐资助学活动,多方吸纳海内外资金,改善办学条件,可以通过向城镇从业人员募集资金发展义务教育,可组织当地农民通过“一事一议”支持办学,集镇所在地的学校可以探索实行后勤社会化改革,由社会出资兴建学生宿舍、食堂等,进行收费运转。
(三)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育质量。要深入实施教师继续教育工程、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建设工程,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要严格教师编制管理,按照“职位分类、专兼结合、一人多岗”原则,合理配备教职工。各县(区、开发区)要对现有行政事业编制进行清理,清退挤占的教师编制,用于补充新教师。要结合事业单位机构改革,对不具备教师资格、不胜任教学工作、学历不达标的教师,采取转岗、辞退或提前退休等措施。要结合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组织川区超编教师到山区任教,开展城镇教师定期轮流到农村中小学支教活动,并将其作为教师职务晋升的主要依据之一。要严把教师入口关,对不具备教师资格的,不得进入教师队伍。要加强宁南山区回族女教师的培养和培训,自治区师范院校招生时,要对宁南山区贫困家庭的回族女生实行优惠照顾政策,并资助其完成学业。在同等条件下,要优先安排宁南山区回族女教师参加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培训。要深入开展百名优秀教师支教工程、闽宁教育对口支援、部门定点支教、研究生支教团、大学生志愿者西部行等教育对口支援工作,积极拓宽对口支援途径和领域。从2003年起,自治区每年组织1000名大学毕业生志愿服务团,到南部山区支教。
(四)实施民族教育“五个一”工程。具体内容和任务是:乡村动员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一个都不能少,乡村和学校巩固学生一个都不能流失,保证在山区每一个回族人口比例超过50%的乡(镇)各建设一所示范性初中和中心小学,自治区一个直属机关及大中型企业等对口帮扶一个乡的“普九”工作,发动干部职工开展“一帮一”助学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