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六有”工程标准,一定要与当地农村和中小学的实际相结合,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不搞脱离实际的“高标准”。“六有”涉及6个方面建设,具体到每一所学校“有”的要求可以不同:对于学生没有寄宿和搭伙要求的定点学校,只需做到有整洁校园、有冷热饮用水、有水冲式厕所即可;对于有寄宿生的初中和乡镇中心小学,还必须切实解决学生的食宿问题;小学、初中相邻的,可以共建食宿设施,实现资源共享,节省投入;学生宿舍与食堂也不一定都办在现有的校园内,可以充分利用布局调整中闲置的校舍资源或已关闭企业空置的房舍。学校现有旱厕改造成水冲式厕所,在部分不具备给水和排污条件的农村地区,可以用井水、河水代替自来水,以及时冲清排泄物,保持厕所清洁;在排污系统不健全的地区,厕所要有足够尺寸的加盖化粪池,并能定期清运。
实施“六有”工程,须因地制宜、因校制宜,采用分层推进、分类推进、分项推进相结合的工作机制。分层推进即可先推进中学特别是初中建设,后搞小学建设;分类推进是根据“六有”类别和每所学校实际情况,明确学校建设项目顺序,对有寄宿生的学校可以先建设食堂和住宿设施;分项推进是指对“六有”涉及的6个方面建设项目,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和可能分项目推进,如先推进食堂、厕所等项目建设,对于使用自来水冲厕所的建设,可结合农村改水项目进行。
实施“六有”工程,采取先个别试点、后全面推进的工作方法。今年下半年,省、市、县要着重抓好“六有”工程的试点工作。省里将选择沭阳县、铜山县、阜宁县、赣榆县,淮安市淮阴区作为试点,请有关市协助省厅抓好试点工作。各县至少要选择2个乡镇试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采取积极措施,确保试点工作顺利开展。在抓好试点工作的基础上,要认真积累经验,拓展思路,确保2005年在全省农村中小学全面推进“六有”工程。有条件的地方要抓紧时间全面推进。
三、深入调研,科学规划,制定切实可行的“六有”工程实施方案
当前,各市、县(市、区)教育部门要深入调查研究,抓紧做好农村中小学卫生设施和食宿条件现状排查和“六有”工程的测算工作,并如实填报《江苏省农村中小学“六有”工程现状调查表》。各市、县(市、区)将调查表汇总后于6月20日前报我厅“六有”工程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地址:江苏教育大厦3楼314、302室,联系电话:025-83239134、83239132)。
各市、县(市、区)要研究制定当地实施“六有”工程的具体方案,明确今年下半年试点的县(市、区)、乡(镇)。“六有”工程的实施方案必须包括以下五方面内容:现状及分析,分解到校、到项目的建设任务,精确到月的分层、分类、分项实施的时间表,所需经费测算和筹措办法,主要措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