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我省农业和粮食工作的意见

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我省农业和粮食工作的意见
(云政发[2004]69号)


各州、市、县人民政府,各地区行政公署,省直各委、办、厅、局: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农业和粮食工作会议及全省农业和粮食工作会议精神,针对我省粮食供求基本平衡,但品种结构不合理的状况,以及粮食生产能力低、土地压力大等问题,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我省解决粮食问题的基本思路是:坚持围绕增收调结构的方针不动摇,认真实施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加大结构调整力度,保护和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全省粮食生产的稳定增长,确保粮食市场供应。现对加强我省农业和粮食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适当增加种粮面积。根据我省未来几年的发展,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每年必须保持在6000万亩以上,总产量要逐年有所增长,才能基本实现粮食供求平衡,确保粮食供求安全。各级农业部门要加快粮食生产实用技术推广,用技术支撑粮食面积扩大。要加大粮食面积落实的指导和督促力度,实行粮食播种面积增减跟踪制度。对“撂荒”和开发区围而未用的土地,要及时组织复垦种植,千方百计扩大今年的粮食播种面积。要在大春面积稳定增加的同时,充分利用我省优越的自然条件,提高复种指数,切实把晚秋作物作为一季作物来抓。力争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比上年增加100万亩左右,达到6200万亩以上。
  二、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关键是保护和提高基本农田的粮食产出能力、农业基础设施的抗灾减灾能力和粮食发展的科技进步能力。因此,要继续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要建立高产稳产农田建设专项资金,全面完成和超额完成省委、省政府确定的每年新增50万亩高产稳产农田建设任务。要继续加大投资力度,加快以“润滇工程”为主体的水资源开发工程建设,为增加有效灌溉面积,提高粮食生产水平打牢基础。要通过政府规划配套解决水、渠、路,对中低产田地改造、坡改梯、改土培肥,实施综合治理。在优势农产品基地建设、省级农业综合开发、以工代赈、扶贫工程等项目实施中,要重视和加大对高产稳产农田及中低产田改造的投入。
  三、落实各项科技措施,扩大良种补贴范围和规模。正确处理粮食安全问题和优化种植结构的关系,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任务。既要保障粮食的种植面积,又不能一刀切,僵化种植结构,把强调粮食安全问题与农业结构调整对立起来。转变粮食增长方式,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加快科技兴粮步伐,走高产、优质、高效、低耗的路子。要围绕对粮食生产发展有重大影响的科研项目,组织联合攻关,积极引进一批具有显著增产效果的重大粮食生产技术。重点推广优良新品种、水稻旱育稀植及抛秧、地膜覆盖、精量半精量机械化播种、病虫害综合防治、科学用肥、节水灌溉和旱作农业等重大适用技术。特别要抓好良种工程,大力推广优质、高产粮食品种,进一步提高统一供种率和良种覆盖率。今年省级财政追加预算2000万元,同时将省农业厅用于优质米及粮食自给工程项目建设的1340万元,一并用于良种推广补贴,并且要在播种前将良种补贴发放到农民手中。要加大对种粮农民的技术指导和培训,为种粮农民提供更广泛的技术服务。


第 [1] [2] [3] 页 共[4]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