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事件的监测与预警
重大职业中毒事件的监测与预警要根据事件危害因素的类别制定监测计划,科学分析、综合评价监测数据。对早期发现的潜在隐患以及可能发生的重大职业中毒事件,应当依照本预案规定的报告程序和时限及时报告。
(一)日常监测
1、重大职业中毒事件危害因素日常监测是用人单位自身职业中毒防治管理的义务,通过日常监测,及时了解、掌握工作场所重大职业中毒事件危害因素的浓度。
2、用人单位根据卫生部制定的技术规范和标准以及工作场所重大职业中毒事件危害因素的类别,确定日常监测点、监测项目、监测频率(次),建立监测系统、监测仪器设备使用管理制度和监测结果统计公布报告制度等;要指定专人负责监测的实施和管理,对危害因素进行动态观察,及时发现和处理危害隐患,消除或减少危害因素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
3、用人单位要切实落实有关监测管理制度,确保监测系统经常保持正常运行状态。
(二)定期监测
1、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和用人单位应定期对工作场所进行重大职业中毒事件危害因素进行检测、评价,在对检测结果全面分析的基础上,对工作场所危害因素的种类、危害程度、防护措施及其效果进行评价,确定危害类别,为工作场所分类管理和危害因素治理提供依据。
2、定期检测、评价必须由取得《职业卫生技术服务资质证书》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承担,要保证检测、评价结论的客观公正。
3、检测、评价结果必须存入用人单位职业卫生档案,并向市、县(市、区)卫生部门报告,向劳动者公布。
(三)事件预警
当出现下列情况时,有关单位应按规定进行报告:
1、卫生监督机构在监督执法过程中,发现用人单位存在严重的重大职业中毒事件危害隐患;
2、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通过对用人单位工作场所进行重大职业中毒事件危害因素的检测、评价,确定危害程度严重时;
3、用人单位对工作场所进行日常监测和定期检测,重大职业中毒事件危害因素的浓度出现严重超标时;
4、其他可能导致重大职业中毒事件发生的情况。
六、事件分级与报告
(一)事件分级
根据重大职业中毒事件发生的严重程度,实施分级控制措施,以达到最佳防控效果。分级按照《
职业病危害事故调查处理办法》的分类原则进行分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