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体制创新、机制创新为动力,以市场化、社会化、业化为目标,引入竞争机制,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市政公用设施的建设和经营,坚持改革、发展、稳定的有机统一,加快市政公用企事业单位改革,大力推进技术进步,促进市政公用事业健康、快速发展,保障公众利益和公共工程的安全,为公众提供方便、经济、优质的服务。
(二)总体目标。结合我省市政公用事业的实际和特点,本着先易后难、分步实施的原则,用三到五年的时间,按照投资多元化、产权多样化、发展产业化、运作市场化、经营企业化、管理法制化、服务规范化的要求,改变政府单一投资模式,引导社会资金、外国资本以多种形式参与市政公用设施建设,鼓励社会经济组织和个人参与改组改造市政公用存量资产,逐步建立多元化的市政公用事业投资机制;加快企业制度创新,强化企业内部改革,使市政公用企业成为适应市场经济要求,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法人实体和市场主体,尽快建立富有活力的企业经营机制;转变政府职能,实现政企分开、政事分开,全面建立规范科学的政府监管机制。
二、城镇市政公用事业改革的主要形式
(一)放开投资市场。采取独资、合资、合作、股份制等多种投资和经营形式,鼓励社会资本、外国资本投资城镇市政公用事业,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加快市政公用基础设施的建设步伐;将现有供水、供热、供气、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市政公用企事业的国有存量资产,进行整体或部分转让,提高存量资产的运行效率;通过有偿竞买的办法,出让道路、广场、路灯、桥梁、停车场等市政公用设施的冠名权、广告权、收费权,充分开发使用城镇市政公用事业的潜在资源;支持市政公用企业改制为上市公司或发行企业债券;成立城镇建设投资公司或城镇市政公用事业资产经营公司,作为市政公用事业融资的主要平台,通过对存量资产的综合运作,实现国有资产的滚动增值。
(二)放开经营市场。根据行业特点和市场化条件,在统一规划、统一服务标准、强化监督管理的基础上,通过招标、拍卖经营权等方式,逐步放开供水、供热、供气等经营性行业市场和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准经营性行业市场,鼓励多种经济成份参与市场竞争。
(三)放开作业市场。对市政、园林、环卫等公益性行业,在政府拥有设施所有权和养护、维修及服务质量监督权的基础上,放开城市道路、桥梁、广场、公共绿地的日常养护维修、公厕保洁、道路清扫、垃圾清运等作业市场,通过招标等方式,选择养护维修单位或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