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宁波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2004年政府工作报告主要任务分解的通知

  30.加快培育大企业(大集团)。
  力争有7-8家企业年销售超50亿元,其中超100亿元企业4家。若干家优势企业进入大企业(大集团)培育范围。(市经委)
  31.扶持中小企业更快发展。
  认真贯彻落实《中小企业促进法》,出台实施细则。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支持中小企业的创业扶持、技术创新、市场开拓和信用担保。整合社会服务资源,为中小企业的创业辅导、企业诊断、信息咨询、技术支持、人才培训等提供低收费服务。(市经委)
  (三)积极推进服务业现代化。
  32.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促进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和传统服务业改造提升。
  进一步修改完善并尽快出台《宁波市服务业发展规划》,对各部门、各行业现有服务业政策进行清理,在清理和进一步调研基础上,着手研究全市加快服务业发展的政策建议。(市计委)
  33.全面实施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启动重点物流园区建设,构建口岸和交通物流信息平台。
  (1)抓紧开工建设明州现代物流中心。落实庄桥交通物流中心项目的各项前期准备工作,争取尽早开工。尽快落实北仑主物流中心的规划选址。(市计委)
  (2)在去年构建口岸物流信息平台并在试运行的基础上,完成整个平台的开发任务。依托园区建设,以现有的货运市场信息网络为基础,构建交通物流信息平台框架。(市计委)
  34.以“数字宁波”建设为依托,加速电子商务改造传统经营模式步伐,推进政务、企业运行和公共服务信息化。
  (1)通过外贸电子商务、专业型市场、网上购物B2C电子商务试点示范,加速电子商务改造传统经营模式步伐。(市信息办、外经贸局、贸易局)
  (2)充分发挥政务信息网作用,提高政府网站服务水平,进一步推进政务信息化。(市信息办、市政府办公厅)
  (3)完善信息化管理和推进机构体系建设,推进企业运行信息化工作,加快块状经济、工业园区和行业企业信息化步伐。(市信息办、经委)
  (4)通过劳动就业、社区服务等不同特色主题的信息化工作,加快公共服务领域信息化建设。(市信息办)
  35.完善旅游总体规划,加快开发趣味性强、易为群众参与的旅游项目。
  (1)完成全市旅游总体规划修编。对全市重大旅游项目进行分析筛选,重点抓好凤凰山主题公园、中国渔村、石浦古镇渔文化风情游览区等旅游项目,引导全市建设旅游精品项目。(市旅游局)
  (2)继续实施重点旅游项目联系及定期分析制度,做好策划设计、招商引资、经营管理等方面的跟踪服务工作。(市旅游局)
  36.鼓励大公司总部、各类研发机构和销售管理中心来甬落户。
  (1)争取1-2家大公司地区总部、研发机构或者销售管理中心落户宁波,争取4-5个外资服务业项目落户。(市外经贸局、协作办)
  (2)引进1-2家“大院名校”分支机构或大公司合作项目。(市科技局、教育局、协作办)
  37.促进金融、房地产、信息、中介、咨询和社区服务等新兴服务业的健康发展。
  (1)加快金融体制改革,推进银行、证券、保险等多种金融产品,扩大直接融资渠道,提高辖区金融服务水平。正确引导信贷资金投向,对农业、中小企业、扩大消费、助学、增加就业方面加大贷款支持,提高金融调控的科学性、前瞻性和有效性。(人行宁波市中心支行、宁波银监局)
  (2)出台加强商品房代理销售管理的规定,规范商品房代理销售行为。加强中介行业信用建设,抓好房地产经纪人再教育工作,努力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市建委)
  (3)推进我市信息化建设中的咨询、监理等中介机构的培育和发展,制定中介服务机构的管理和激励机制,营造良好的发展服务环境。(市信息办)
  (4)规范和整顿中介、咨询等服务机构,督促和引导律师事务所办理工商登记。在经济户口管理系统中进一步充实和扩大对中介机构及其中介行为信誉状况、失信行为、不良情况的监管。(市工商局、司法局)
  (5)拓展社区服务领域,做好面向困难弱势群体的社会保障和救助服务、面向下岗职工的再就业服务和其它社会保障服务,进一步拓展服务项目。加快社区服务设施建设,探索社区服务市场化、专业化的路子,最大限度地满足居民群众的需求。(市民政局)
  38.以各类大型经贸活动为依托,提高会展业发展水平。
  (1)全年力争举办12个以上大型展会、36个中小型展会,标准展位总数达到2万个以上,努力实现“月月有大展、周周有小展”目标。着手编制宁波市会展业发展长远规划。(市会展办)
  (2)努力办好浙洽会、服装节等大型展会和活动。(市大活动办、外经贸局、经委、贸促会)
  39.加快都市型产业发展。
  (1)以信息流、人才流、物流、资金流等社会资源为依托,积极培育都市型农业,大力发展创汇农业、观光农业、设施农业、生态农业。(市农业局)
  (2)扶持发展与城市功能和生态环境相协调,具有增值快、就业广、适应市场等特点的都市型工业。(市经委)
  (3)加快发展观光、商务、会展、购物、文化娱乐为主的都市型旅游业。(市旅游局)
  (4)积极发展信息咨询、教育培训、体育健身、卫生保健、文化娱乐、影视出版等都市型服务业。(市信息办、教育局、体育局、卫生局、文化局、广电局)
  40.加快楼宇经济发展。
  深入调研楼宇经济现状,研究制定发展楼宇经济整体规划,将楼宇作为招商引资和发展现代服务业的载体,改善楼宇经营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按照改造一批、盘活一批、扶植一批、建设一批的工作思路,整合楼宇资源,做强一批优势楼宇。(市计委,各区政府)
  (四)努力缓解经济发展的要素制约。
  41.加大对现有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全面开展节水、节能、节地工作,搞好水、电、土地、资金等要素资源的综合平衡。
  (1)继续加快“一大四中”重点水库的建设,争取提前实施境外引水工程。(市计委、水利局)
  (2)积极向上申报争取重点工程和外资项目建设用地指标,努力增加土地后备资源。(市国土资源局)
  (3)拓宽融资渠道,争取启动一个10亿元以上的企业债券项目。(市计委)
  (4)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为0.76吨标准煤,节约和少用能源130.2万吨标准煤,年节能率为5.5%。实际综合能耗消耗2236万吨标准煤,同比增长5.84%。(市经委)
  42.加快电源点建设。
  (1)继续加快浙江国华宁海电厂工程建设。(市计委)
  (2)推进浙江大唐乌沙山电厂项目进程。(市计委)
  (3)加快一些“短平快”电源点的建设。(市计委、宁波电业局)
  43.加快电网改造。
  建成500千伏天一变及500千伏甬西变,开工建设500千伏宁海变等网架改造,抓紧220千伏江东变等输变电项目建设,尽早实施220千伏虹桥变等一批输变电项目。(宁波电业局)
  44.启动水资源平衡和水源建设工程三年计划。
  (1)在继续加强本地水源工程建设、合理配置水资源的同时,积极实施境外引水工程,开展双溪口水库、钦寸水库引水、曹娥江引水工程的各项前期工作。(市水利局)
  (2)继续抓紧实施周公宅、西溪、上张、溪下水库工程建设,开展姚江向鄞东南引水方案及周公宅、皎口水库联合调度方案研究。(市水利局)
  45.逐步提高中水利用的规模和水平。
  在浇灌绿化、冲洗道路、用作企业冷却水等方面开展中水利用试点工作。(市城管局)
  46.抓紧建设宁海强蛟电厂、象山乌沙山电厂、余姚丰山电厂、长丰热电二期扩建、500千伏甬西变、“一大四中”水源工程、北仑水厂二期、东钱湖水厂、大工业供水、白溪水库引水、鄞东南甬新排水、姚江北排等项目。
  ※(1)浙江国华宁海电厂完成投资15亿元,主厂房封闭,2#机组汽机台板就位、2#锅炉汽包就位,集控楼土建完成。(市计委)
  ※(2)浙江大唐乌沙山电厂完成投资3亿元,完成四通一平,主体工程争取开工。(市计委)
  (3)余姚丰山电厂(国华舜电)完成投资5亿元,厂房建设,一号机模板就位。(市计委)
  (4)长丰热电二期完成投资0.1亿元,投入运行。(市经委)
  (5)500千伏甬西变完成投资1.5亿元,投入运行。(宁波电业局)
  (5)周公宅水库完成投资0.9亿元,大坝浇筑至55.5米高程,启动建设引水发电系统。(市水利局)
  (6)鄞州溪下水库完成投资1亿元,大坝浇筑至48米高程,启动建设发电厂房。(市水利局)
  (7)宁海西溪水库完成投资1.5亿元,大坝碾压砼完成42%。(市水利局)
  (8)象山上张水库完成投资0.8亿元,大坝主体和引水洞开工建设。(市水利局)
  (9)余姚双溪口水库完成初步设计,争取开工。(市水利局)
  (10)北仑水厂二期完成投资0.4亿元,工程竣工。(市城管局)
  (11)东钱湖水厂开工建设,管线完成20%,完成投资1.5亿元。(市城管局)
  (12)大工业供水项目落实征地指标后开工建设,一期工程完成管线50%,完成投资2亿元。(市城管局)
  (13)白溪水库引水工程完成隧道54.2公里,管道开始施工,完成投资1.8亿元。(市城管局)
  (14)鄞东南甬新排水项目完成投资1亿元,基本完成出口段2.1公里河道的拓宽疏浚,奥力孚段1.2公里争取年内开工建设。(市水利局)
  (15)姚江北排完成投资1.5亿元。(市水利局)
  47.做好大榭LNG电厂、宁海双峰抽水蓄能电站、奉化抽水蓄能电站扩建、曹娥江引水、钦寸水库引水等项目前期工作。
  (1)引进LNG及应用项目争取完成立项,开展项目可行性研究工作。(市计委)
  (2)宁海双峰抽水蓄能电站开展预可研究等前期工作。(市计委)
  (3)奉化抽水蓄能电站扩建争取完成立项,开展项目可行性研究工作。(市计委)
  (4)曹娥江引水开展前期研究工作,争取确定项目建设方案。(市计委)
  (5)钦寸水库引水争取完成立项,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市计委)
  48.加强基本农田保护和标准农田建设。
  把资源保护工作放在第一位, 落实基本农田保护的各项规定,加强基本农田保护和标准农田建设,全年计划土地整理23万亩,标准农田建设20万亩。(市国土资源局、农业局)
  49.加快土地围垦和优质园地、养殖水面整理,开工建设慈溪徐家浦、宁海蛇蟠涂、象山大目涂二期、镇海新泓口、奉化红胜海塘等围涂项目。
  (1)继续抓好慈溪淡水泓、余姚海塘除险治江、镇海泥螺山、北仑洋沙山围垦工程建设进度。(市水利局)
  (2)慈溪徐家浦围垦工程10月份开工,完成投资0.5亿元。(市水利局)
  (3)宁海蛇蟠涂围垦工程7月份开工,完成投资0.5亿元。(市水利局)
  (4)象山大目涂二期围垦工程上半年完成项目设计、论证招标,年内开工建设,完成投资0.5亿元。(市水利局)
  (5)镇海新泓口、奉化红胜海塘围涂工程完成项目可研、初步设计编制报批及招投标工作,确保年内开工建设。(市水利局)
  50.认真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继续整顿规范土地市场秩序,对征而不用的土地依法及时收回,积极盘活存量土地,促进土地集约利用。
  (1)继续整顿规范土地市场秩序,规范开发区(园区)用地,各类经营性土地一律按“招拍挂”的方式出让。(市国土资源局)
  (2)加强建设项目用地审批后的监管和复核验收工作,对征而不用的土地依法及时收回,积极盘活存量土地,严格按投资密度和容积率的“双控”要求确定用地数量,促进土地集约利用。(市国土资源局)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