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行政部门要充分发挥主管部门的职责,严格依照《
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所赋予的职权,加强对网吧场所日常经营行为的监管力度;重点查处网吧等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未成年进入和超时营业问题。要积极主动会同各有关部门,认真组织、协调此次专项治理工作,建立对网吧等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的长效管理机制。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要加强对网吧场所的登记管理,严格依法确定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的市场主体资格。依照《无证经营查处取缔办法》,坚决查处和取缔黑网吧等无证照经营活动。对以电脑培训、计算机学校为名进行互联网上网服务经营活动的,按超范围经营或无证照经营予以处罚。
公安机关负责网吧场所的消防安全,打击利用互联网传播有害信息的行为,依法对互联网信息服务、接入单位和网吧等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的网络信息安全监督管理,切实落实信息网络安全管理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全省统一的网吧自动实名登记及上网用户日志留存技术措施,保证网吧安全管理软件在线率达到90%以上,市区网吧固定网络地址上网率达到100%,上网消费者使用实名卡上网率达到100%,并为各部门联合执法提供查询平台,最大限度地遏制有害信息在网上的传播和扩散。
通信管理部门负责切断非法经营网吧的互联网接入,做好互联网信息服务和接入服务单位的审批和监管工作,配合有关部门对互联网文化经营单位的清查工作以及对网上有害信息进行监控和封堵工作。
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对校园内网络信息内容的监管工作,配合有关部门做好校园内网吧场所的清理整治工作,在学校中组织开展互联网安全和文明上网的宣传教育活动,要求各级各类学校加大对未成年人不得进入网吧场所的管理力度,严格校规校纪,建立追究责任制。要充分利用现有的计算机网络资源,为学生提供必要的上网条件和上网场所。
财政部门要保证网吧等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日常管理所必需的经费,支持建立计算机监管体系,落实专项治理经费及举报奖励经费。
精神文明建设指导部门要加强对网吧等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专项治理整治工作及有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工作,形成专项整治工作的良好舆论氛围。
共青团组织要加强青少年网络文明教育,广泛宣传《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引导未成年人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加强自我管理,自觉远离网吧。配合文化等部门开展创建“安全放心网吧”活动。
六、工作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