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重点:大力发展以杨树速生丰产林培育为基础的第一产业,提高以木质品精深加工为龙头的第二产业,积极发展以森林旅游为重点的第三产业。充分利用辽河平原的特殊水、热和土地及城市群密集的资源、区位、人才、技术、交通等优势,大力发展以杨树、刺槐为主的速生丰产林和工业原料林及名特优新种苗花卉基地,积极推进林纸一体化基地建设;着力建设名优干鲜果品生产加工基地;突出发展木质品加工业,创建我省最大的木材生产和加工产业基地;依托当地的森林公园及自然保护区,积极发展森林旅游业,带动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
3.辽西北地区。包括朝阳、阜新、锦州、葫芦岛全境及铁岭、沈阳市的部分县 (市)区。
建设重点:该区大力发展以核桃、山杏、大扁杏、大枣、沙棘为主的经济林基地和以杨树为主的速生丰产林基地为主的第一产业,积极发展经济林及重点木质品精深加工为龙头的第二产业,加快发展以森林旅游为重点的第三产业。在加大水土保持林、防风固沙林等生态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前提下,大力发展以杨树为主的速生丰产林、工业原料林,加快林纸一体化建设;着重发展核桃、山杏、大扁杏、大枣、沙棘等特色经济林基地;在风沙危害较严重的区域,积极发展林草结合的产业;大力发展名、特、优、新种苗花卉业。
三、主要措施和对策
(一)完善政策措施,加强宏观调控和协调,促进林业产业的发展。制定和完善林业产业发展政策,鼓励和调动全社会参与发展林业产业。科学地编制林业产业发展规划,加强宏观调控和协调,促进林业产业规范、有序、健康发展。坚持和完善木材经营加工许可证制度,实行木材加工和原料林基地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加强林产品标准化建设和产品质量监督检验工作,建立和完善林产品的标准体系,建立林产品市场准入制度。开展森林认证工作,逐步与国际接轨,增强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
(二)增加投入,加强服务,保证林业产业快速发展。采取积极的扶持政策,增加必要的投入,以保证林业产业的快速发展。拓宽投融资渠道,鼓励和引导民营资本参与产业开发。放宽金融信贷及税收政策,降低企业的税费负担,为林业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建立健全林业产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组建各类林业产业协会,充分发挥中介组织的作用,服务于林业产业的发展。
(三)培育龙头企业,实施名牌战略,带动林业产业快速发展。努力抓好全局带动型和各具优势的区域带动型龙头企业,以林产品精深加工带动产业的大发展。重点培育一批牵动力大、覆盖面广、产品科技含量高、市场竞争力强的龙头骨干企业,引导林业产业向市场化、专业化、集团化方向发展。筛选一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强、产品市场竞争力强、经济效益好的林业企业及产品,进行重点扶持,创建国内外知名品牌,提高我省林业企业和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和市场竞争力。
(四)依靠科技进步,扩大开放,提高林业产业化水平。依靠科技进步,开发名优新产品,提高木质产品和非木质产品精深加工水平,延长产业链条,提高产品的附加值。面向国内外两个市场,加大对外招商引资力度,努力扩大林业产业利用外资规模,建设一批有辽宁特色的林木产品加工、经济林果品、森林食品、工艺品等极具国际市场竞争力的外向型产品生产基地和骨干企业,全方位提升我省林业产业发展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