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林地面积达到8630万亩(新增47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39%。活立木总蓄积量达到2.8亿立方米,逐步实现森林资源数量稳定增长、质量明显提升和结构进一步优化。
——建成森林资源监测网络体系,实现森林资源数据的动态更替。全面实现数字化林业。
3.远期(2021—2050年)为完善和提高阶段。
——有林地面积达到9290万亩,森林覆盖率稳定在42%,活立木总蓄积量达到5亿立方米,基本实现林业三大效益协调统一,逐步进入可持续发展的新阶段。
——国土全面绿化,建成以主要江河、山脉为主体的国土生态安全体系,生态质量实现根本性好转,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基本实现山川秀美的宏伟目标。
三、建设布局
根据各地区的不同自然条件和林业经济发展实际,在林业建设上实行分区指导,协调发展。
(一)辽东山区。包括抚顺、本溪市全境,丹东、铁岭、辽阳、鞍山、营口等市的山区丘陵县(市)区,共31个县(市)区(无林业用地的城市建成区仅计算面积,下同),是天然林保护和水源涵养林建设的核心区。面积8311.3万亩,林业用地面积5181.3万亩,其中有林地面积4410.45万亩,蓄积14161.35万立方米,分别占全省的63.35%和76.36%。森林覆盖率53.07%。宜林荒山面积192.58万亩,占全省的12.28%。
辽东山区以生态保护和提高效益为主,搞好天然林保护和水源涵养林建设。提高森林经营管理水平和林分质量,积极推进林业产业发展,充分发挥森林资源的多种效益。到2007年全区造林保存面积120万亩,森林覆盖率上升1.5个百分点。
(二)辽中南平原沿海地区。包括盘锦、大连市全境,丹东、沈阳、辽阳、鞍山、营口等市的平原和沿海部分,共32个县(市)区,是防护林体系和城镇绿化的集中区。面积4934.05万亩,林业用地面积980.55万亩,其中有林地面积773.8万亩,蓄积1070.13万立方米,分别占全省的11.12%和5.77%。森林覆盖率15.68%。宜林荒山面积97.96万亩,占全省的6.24%。
辽中南平原沿海地区以生态升位和林、农复合型林业发展为重点,努力搞好农田林网、绿色通道及沿海防护林建设,加快隙地造林、城市绿化和村屯绿化,加强湿地保护,提高绿化水平。以集约方式发展用材林、工业原料林、高效经济林及相关产业。到2007年全区造林保存面积100万亩,森林覆盖率上升2个百分点。
(三)辽西北地区。包括朝阳、锦州、葫芦岛、阜新市全境,铁岭、沈阳市的部分县(市)区,共29个县(市)区,是恢复植被、加快生态建设的重点区。面积8879.65万亩,林业用地面积3354万亩,其中有林地面积1777.25万亩,蓄积3314.85万立方米,分别占全省森林面积和蓄积的25.53%和17.87%。森林覆盖率20.01%,宜林荒山面积1278.16万亩,占全省的8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