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认真解决“三农”问题,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要认真贯彻落实好《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精神,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在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绝不放松粮食生产的同时,扎实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在百龙企业中,重点做强10大旗舰企业;围绕优质杂粮、草食畜、干鲜果、蔬菜等特色产业,搞好10大基地建设。同时,加快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加快农产品市场体系完善和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认证体系建设。加大对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和农业科技开发的投入,继续扎实推进扶贫开发,改善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条件。加快农村税费改革,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加快发展乡镇企业以及个体私营等非公经济。积极推进以县城所在地为主的小城镇建设,着力提高城市化水平。
三、继续加大投资力度,努力缓解电力紧缺
继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加快国债项目、重点工程项目建设进度。围绕国债重点投向领域,做好项目筛选、储备和前期工作,继续全力争取国家支持。大力推进投资体制改革,扩大和落实企业投资自主权,最大限度放宽社会投资准入领域,促进投资增长。
为尽快缓解电力供应紧张,要对在建电源点逐项进行梳理,在保证质量前提下,争取早日竣工投产;要加强部门和省际协调,争取从省外调入部分电量;要在提高现有发电机组利用率同时,抓紧“瓶颈”电网改造,为电源合理调度创造条件;要搞好计划用电,合理利用电力资源,优先保证城乡居民生活用电、农业用电、重点工程和“1311”规划项目用电,保证效益好、污染小的企业用电,分类限制高耗能、低效益和高污染企业的电力供应。
四、着力扩大消费需求,增强消费拉动作用
要把扩大消费作为重要着力点,充分挖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潜力。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把经济增长、企业增效、财政增收充分体现在居民收入增长上。加快培育和扩大消费热点,出台鼓励住房、交通、旅游、健康等消费的政策措施,改善消费品及服务的供给结构。继续清理和规范涉及消费的各项收费政策,严格规范教育、医疗、涉农收费等价格秩序。
五、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全力扩大对外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