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推行清洁生产是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有效途径。过去对污染物实行末端治理的方式投入多、运行成本高、治理难度大。实施清洁生产能够实现节约降耗,减污增效,合理高效配置资源,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利用率,从根本上减少污染物的产生,改善环境质量;能够极大地调动企业防治污染的积极性,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协调统一。
(三)推行清洁生产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新形势对企业生产提出的新要求,是增强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措施。近年来,发达国家为了保护本国利益,设置了一些发展中国家目前难以达到的资源环境技术标准,不仅要求产品符合环保要求,而且规定从产品开发、生产、包装、运输、使用、回收等各个环节都要符合环保要求。当前,与环境相关的绿色贸易壁垒已成为一个重要的非关税贸易壁垒。实施清洁生产,提供符合环境标准的“清洁产品”,有利于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二、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针,牢固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坚持“三个统一、四个结合”的原则(即坚持当前发展与长远发展相统一、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统一、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坚持将推行清洁生产与经济结构调整相结合、与企业技术进步相结合、与加强企业管理相结合、与强化环境监督管理相结合),以企业为主体,通过加强组织领导、执法监督、政策引导、技术进步、宣传教育,引导企业从源头开始,节约资源,减少污染,提高效益,保护环境,实现生产方式的根本转变,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三、总体目标
(一)使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尽快掌握
《清洁生产促进法》的基本规定,提高对推行清洁生产的认识,形成政府、企业、社会共同推行清洁生产的良好氛围,逐步建立起企业自觉实施清洁生产的机制。
(二)建立起完善的清洁生产管理网络和清洁生产审核体系。组建一支由企业经营者、专家与专业技术人员等组成的推行清洁生产队伍。支持建立清洁生产信息系统和技术咨询服务体系,及时向社会提供有关清洁生产技术、政策等方面的信息和服务。
(三)全省清洁生产技术、设备、工艺与管理水平有明显提高。到2005年,建立起有效的示范城市、示范园区带动机制,全部企业清洁生产水平有较大提高,培植出50户高标准、规范化的清洁生产企业。研究、开发和推广50项先进成熟有效的清洁生产技术成果。全省工业污染源排放的污染物稳定达到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85%以上;2010年达到86%以上,其中煤矸石、粉煤灰综合利用率达到87%以上。